《心理学》期末结业考核复习重点

发布 2022-10-19 16:29:28 阅读 9929

一、填空题。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或边缘科学。

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华生的行为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的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即指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大脑皮层被**沟、顶枕裂和外侧裂三条重要的沟裂分为颞叶 、顶叶、额叶和枕叶四个区,其中枕叶是视觉中枢。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其中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的反射,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 。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或通路),它是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 效应器等构成的。

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人的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或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 和有意后注意(亦称随意后注意) 。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

直接兴趣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之一,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之一。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目的 ,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特性有:注意的广度(范围)、 注意的稳定 、 注意的分配和注意转移。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 ,它是在一瞬间(即1/10秒),人能清楚地意识到的对象的数量 。

注意的范围与紧张性有关,紧张性增强注意范围变窄 (宽、窄),紧张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宽 (宽、窄)。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注意分配的条件中,同时从事两种活动,有一种应熟悉 ;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有一种生疏 。

人们在安静环境看书时,会感到桌上的座钟声时强时弱的“嘀嗒”响声。这是注意的起伏(动摇)现象,它属于正常注意的稳定性品质特性。

21.客观对象颜色相同、大小相同则注意的范围就广 (广、窄);客观对象规则排列、集中排列,注意的范围就广 (广、窄)。

22.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 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2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4.人能够感觉到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

25.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都成反比。

26.视觉的适应现象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27.感觉的对比现象有同时性对比继时性对比两种。

28.韦伯定律是指差别感觉阈限与标准刺激(原始刺激)的比是个常数,或者说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始刺激成定比。

29.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在知识经验的参与下,对事物加以认识的过程。

3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3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的知觉可以把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的特性。

32.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知觉叫观察 。

33.对象与背景相互转换的双关图体现的知觉特性是知觉的选择性 。

34.分析器的结构包括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既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神经 。

35.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

36.空间知觉主要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立体知觉(深度知觉) 和方位知觉 。

37.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有双眼视差 、 双眼辐合 。

38.运动知觉的种类有真动 、 似动 、 诱动和自动。

39.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 、恒常性、选择性和理解性 。

40.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映像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41.知识的恒常性主要有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 颜色恒常性和亮度恒常性。

42.教学中常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 、 模像直观 、 言语直观 。

43.记忆的过程主要包括识记、 保持 、再认或回忆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

44.记忆从内容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形象记忆、 抽象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

45.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类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46.记忆的品质主要包括记忆的敏捷性 、持久性、 准确性和准备性,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品质是准确性 。

47.遗忘主要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前者是干扰原因引起的提取性障碍,后者是由消退原因引起的存储性障碍。

48.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呈负加速型。

49.学习长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了双重抑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50.100%掌握材料以后的学习称为过度学习 ,其程度达到 150% 时效果最好。

51.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记忆回涨(或记忆恢复) 。

52.想象是人脑对表象重新组合,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53.从有无目的性来看,想象可分为无意想和有意想象两大类;根据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

54.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可分:幻想、 理想与空想,其中幻想又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55.读者看**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再造想象 ;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时的想象主要是创造想象 。

56.表象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57.表象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形象性和概括性 。

58.信息的双重编码是指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 。

59.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60.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 抽象与概括 、具体化与系统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时思维的基本环节。

61.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 判断和推理 。

62.发散思维又被称为求异思维,它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着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寻各种正确的答案。

63.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及形态不同,思维种类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亦称直觉行动思维,简称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简称形成思维) 和抽象逻辑思维(简称抽象思维或分析思维) 。

64.思维的分析有两种(水平)形式:其一是逐渐淘汰无效的过滤式分析 ;其二是综合性的有方向的分析 。

65.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

66.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二者之间是反比关系。

67.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定势 。

68.逻辑思维也称为分析思维 ,非逻辑思维也称为直觉思维 。

69.根据思维的指向性,思维可分为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和集中思维(求同思维)。

70.思维能全面反映事物属性的品质是广阔性 ,思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品质是深刻性 。

71.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解决问题过程划分为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 明确问题 (或分析问题、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7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个体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它们是: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

③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 (11~16岁)。

73.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和声调表情(或语调表情) 三个方面。

74.人的原始情绪有快乐、 悲哀 、愤怒和恐惧 。

75.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激情 。

76.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 美感和理智感 。

77.道德感有三个水平,即直觉的道德感、 想象的道德感和伦理的道德感 。

78.心境状态的主要特点是非定向的弥散性(感染性) 。

79.理智感人在认识(智力)活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80.詹姆士、兰格认为情绪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坎农、巴德则认为情绪的中心是丘脑 。

8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82. 自觉的确定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与克服困难想联系是意志行动的核心,随意动作则是意志行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手段。

83.意志行动过程主要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84.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特性有自觉性、 果断性 、自制性、 坚韧性 。

85.动机冲突从形式上可分为双趋冲突 、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等四种。

86.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盲目性和独断性 。

87.与果断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

88.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求知与理解的需要(认知需要) 、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马斯洛又将前四种需要归为基本需要(亦称缺失性需要),将后三种需要归为高级需要(亦称成长性需要)

89.人的需要从起源不同可分为生理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从指向的对象(或内容)不同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

90.动机的产生有两个条件,内部条件是需要 ,外部条件是刺激诱因 。

91.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兴趣又两种,对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 ,而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则称为间接兴趣 。

92.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是原因源 、 稳定性和可控性。

93.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

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 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以美国的allport为主,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思想 情感 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强调的是个体层面的心理学研究,只是考虑到个体心理的大的社会背景。其理论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认知论 场论 精神分析论等。2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所...

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1 动物心理发展经历哪些阶段?p15 刺激感应性阶段 感觉阶段 知觉阶段 思维萌芽阶段。2 自我意识的情感形式也称自我体验。3 儿童的定义是什么?p25 广义的儿童指0 18岁的人类个体,狭义的儿童指童年期,即介于幼儿与少年期之间的个体。4 客体永久性是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里消失时,他能知道这并非是客...

心理学期末重点

一 填空题 20分 1 刚吃了糖就觉得苹果不甜。这属于感觉相互作用中的 现象。2 曹雪芹在 红楼梦 中创作了林黛玉这一形象,在创作过程中曹雪芹的想象属于 想象。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想象属于 想象。3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对象的。4 在情绪的分类中这种状态是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