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题目。
11. 群体 p209
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12. 自我提高内驱力 p64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13. 自律道德
14. 学习 p35
学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有广义、次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获得,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次广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15. 创造性。
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三.简答题。
16.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p49?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3.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奥苏伯尔 p106 p40? p53?
自我意识的特点 p192
自我概念发生变化。
1.自我概念的丰富性。
2.自我概念的完整性。
3.自我概念的概括性。
2. 自我认识更具有主动性。
3. 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然具有片面性。
如何在高校教学中促进正迁移的发生 p101
第一,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
第二,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四个方面: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学生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
二,在多情境中进行知识应用数学,帮助学生积累迁移经验。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与概括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
维纳的归因第四章。
1.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常常将其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好坏。维纳将这四种主要原因按控制点(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稳定性(性质上稳定还是不稳定)、可控性(时可否由自己控制)这三个维度进行归类。
把人们活动成败的云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2. 王强认为考不好是自己的数学能力差,为内部稳定性不可控制归因。
3. 王强将《高等数学》考不好归因为自身能力这种不可控因素,会促使他在自我意识上降低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可能降到实际能力以下,觉得自己的数学能力上就是不如别人,分数与他的个人努力无关。进一步可能陷入失败-缺乏能力-失落感-表现降低的恶性循环之中。
心理学家将由于一系列失败经验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称之为习得性无助。长期以往会使他而放弃继续努力,非常不利于他今后的《高等数学》学习。
4. 一方面引导王强回顾平时的学习习惯,中找到学不好《高等数学》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应该根据王强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程度,从有利于他今后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角度进行归因。告诉他《高等数学》学习中的一部分技能学习,是可以通过勤加练习得以提高的,总而言之,是尽量帮助王强把《高等数学》考不好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这帮助王强对自己行为成本的认知和归因摆正积极正确的态度,帮助他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争取对他今后的进一步努力学习和形成完整人格和优良的心理品质,产生积极地影响。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p52
发现学习: p50
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原则。
接受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品德:p165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从众: p213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众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认知内驱力:p64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人类原始的好奇心和**中派生出来的。
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哪些: p93
一、学习对象的相似性。
1. 材料的相似性。
2. 情境的相似性。
3. 目标的相似性。
二、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三、认知技能与策略。
1.分析概括能力。
2. 元认知策略。
四、定势的作用。
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何影响?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p83
一,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把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等),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
二,就内在性维度。
三,就可控性维度。
一,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真正原因。
二,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得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说明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p111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有三个阶段:
1, 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继而出现新的意义的构建。
2,新构建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者进行重新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
3, 意义的提取和运用。
加涅。1.符号学习。
2. 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4.图式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启示 p55-57 启示?
1、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个因素之间是连续不断的交互影响的。
2、观察学习理论。大部分的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习得的。这一过程即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3、“替代强化”:学习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间接地受到强化。
4、自我效能感理论。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间接学习、无尝试学习: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而进行学习(获得新反应,或矫正原有行为反应)。
case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 p60
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3、学科内容具有高层次性、争议性和选择性。
学习方法的特点 p61
1、学习途径多元化。
2、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3、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较强。
第二小题:学习动机?
第三小题: 第四章第四节?
心理学真题
全国2002年10月。心理学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始于何时何人?a.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b.1879年,冯特c.1890年,詹姆斯d.19...
心理学真题
b.c.d.解析 解析 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 听觉和视觉。在胎儿期,这些感知觉就已经形成并有所发展了。触觉发展得最早,婴儿在早期通过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来探索外部世界。7.心理学家卡特尔把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并随生理成长曲线变化而变化的智力称为 a 一般因素 b 特殊因素。c 流体智力 d...
心理学真题
a 整体性b 理解性 c 选择性d 恒常性。8 教师授课时,通过变化板书的字体 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 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a 有意后注意b 无意后注意。c 有意注意d 无意注意。9 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a 正迁移b 负迁移 c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