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布 2022-10-18 14:34:28 阅读 2487

绪论。1、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以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的学科。

2、医学模式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

(2)行为危险因子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

(3)人类遭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增加;

(4)心理行为调节具有维持健康的作用;

(5)人类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的提高。

第1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人类对客观世界主观能动的反映。

2、心理演化过程:

反映: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第2章心理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组织性。

3、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4、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内容分:形象记忆、语义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按信息在脑中存留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区别**)

5、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

6、遗忘规律:

(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加工形式。

8、思维的分类:

(1)按思维方式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2)按思维的指向性分: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3)按思维的独立程度分: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9、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10、情绪与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1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见42页表)

1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可以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13、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指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状态下出现的情绪状态。

14、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5、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情绪与情感具有社会适应的功能;

(2)情绪与情感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3)情绪与情感具有激发动机的功能;

(4)情绪与情感具有组织功能;

(5)情绪与情感具有影响健康的功能;

(6)情绪与情感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第3章人格。

1、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人格的结构: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自我调节系统。

3、需要:是人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见64页)

5、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6、动机的作用:始发功能、指引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7、动机冲突: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

8、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

(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双避冲突: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

(3)趋避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4)双重趋避冲突: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9、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

10、气质:指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气质相当于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秉性。

11、气质的三大特征:动力性特征、可变性特征、中性性特征。

12、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3、性格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14、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是生来俱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2)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性格形成晚,稳定性上要比气质变化快。

(3)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

第4章心理应激。

1、心理应激:个体察知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均衡时所产生的心身紧张状态。

2、心理应激过程模型(见75页)

3、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

(1)应激是多因素系统;

(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

(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4、个性与应激的关系:

(1)个性是应激系统中的核心因素;

(2)个性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知;

(3)个性影响认知评价;

(4)个性影响应对方式;

(5)个性与社会支持有联系;

(6)个性与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有关。

5、应激的生理、心理反应。

生理反应:心理应激的生理反应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甚至毛发。应激的生理反应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由这些系统所调节、控制的全部器官和组织共同参与完成,从而使个体每一功能都能得到动员,以消除、减弱或适应应激源的影响,其中:

神经系统主要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内分泌系统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免疫系统并非功能自主的独立体,而是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双向性调节。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中等程度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强烈应激则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长期较强烈的刺激则损害下丘脑,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2 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13 情绪状态的分类 心境 激情和应激。心境 是指一种微弱而持久的 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 短暂的 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应激 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状态下出现的情绪状态。1...

医学心理学重点

生物医学模式 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加推理的认识论和方 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错觉 是不正确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下产生的。注意的特征 广度 转移 稳定性 分配。思维 间接性 概括性,是认识的...

医学心理学重点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 西格蒙德。费洛伊德。潜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划分为三个层面 意识 处于表层,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前意识 在意识下面,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潜意识 处在深层,被压抑着,很难察觉到。人格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