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布 2022-10-18 14:32:28 阅读 5843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13、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指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状态下出现的情绪状态。

14、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5、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情绪与情感具有社会适应的功能;

(2)情绪与情感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3)情绪与情感具有激发动机的功能;

(4)情绪与情感具有组织功能;

(5)情绪与情感具有影响健康的功能;

(6)情绪与情感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第3章人格。

1、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人格的结构: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自我调节系统。

3、需要:是人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见64页)

5、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6、动机的作用:始发功能、指引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7、动机冲突: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

8、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

(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双避冲突: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

(3)趋避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4)双重趋避冲突: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9、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

10、气质:指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气质相当于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秉性。

11、气质的三大特征:动力性特征、可变性特征、中性性特征。

12、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3、性格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14、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是生来俱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2)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性格形成晚,稳定性上要比气质变化快。

(3)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

第4章心理应激。

1、心理应激:个体察知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均衡时所产生的心身紧张状态。

2、心理应激过程模型(见75页)

3、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

(1)应激是多因素系统;

(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

(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4、个性与应激的关系:

(1)个性是应激系统中的核心因素;

(2)个性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知;

(3)个性影响认知评价;

(4)个性影响应对方式;

(5)个性与社会支持有联系;

(6)个性与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有关。

5、应激的生理、心理反应。

生理反应:心理应激的生理反应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甚至毛发。应激的生理反应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由这些系统所调节、控制的全部器官和组织共同参与完成,从而使个体每一功能都能得到动员,以消除、减弱或适应应激源的影响,其中:

神经系统主要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内分泌系统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免疫系统并非功能自主的独立体,而是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双向性调节。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中等程度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强烈应激则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长期较强烈的刺激则损害下丘脑,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

心理反应:1)认知反应:意识障碍,注意力受损,记忆、思维、想象力减退;

2)情绪反应:焦虑反应、恐惧反应、抑郁反应、愤怒反应。

3)意志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行为、退化与依赖行为、敌对与攻击行为、失助与自怜、物质滥用、冷漠、病态固执。

第六章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广义):是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也称作“心身障碍”。

2、心身疾病的成因:

(1)个体心理因素(情绪反应和人格特征)

(2)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对心身疾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实现的。

(3)生物学因素。

不同个体、不同的身体器官对心理刺激的反应有着不同的耐受力,而应激反应只在耐受力差的脆弱个体的脆弱器官上造成损害。

第7章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处于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2、思维健康观:生理、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健康。

3、我国的心理健康观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适当地表现情绪;

(6)人格完整和谐;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8)智力发展正常。

第8章心理障碍。

1、正常心理:遵循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心理活动,是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正常心理的特征:表现出一致性、协调性、稳定性、和谐性。

正常心理的三大功能:生理功能(生存与适应);社会功能(交流与责任);心理功能(反映与能动)。

2、心理障碍:个体的心理偏离了常规标准或准则,并伴有个体痛苦体验或心理功能的损害,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心理异常状态。

3、心理障碍的判定:

(1)心理学判断三原则: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二、心理活动内在的协调性原则;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常识性判断:主要依据日常生活经验。一、出现奇怪的言谈、思想和行为;二、呈现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三、自身社会功能完整;四、影响他人的社会生活。

(3)其他:一、医学标准(症状与**学标准);二、统计学标准;三、经验标准;四、社会适应标准;五、自知力标准。

4、心理障碍按现象学分为:认识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识障碍。

5、人格障碍:指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这种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好状态,表现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亦称**人格、人格异常、病态人格等。

6、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

(1)功能性而非器质性障碍;

(2)智力正常、认识能力完整,但认知、情绪、行为、交往出现障碍;

(3)稳定不易改变;

(4)儿童开始,持续,中老年时可减弱;

(5)危害社会、不能免除责任。

第9章心理测验。

1、心理测验:依据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对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做出推断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手段或技术。

2、心理测验的作用:

(1)心理咨询。

(2)人员甄别。

(3)职业指导。

(4)教育评估。

(5)研究方法。

3、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标准化、保密性、客观性。

4、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误差**:一、施测条件;

二、主试者因素;

三、受试者因素(如: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状态);

四、信度、效度及常模。

信度:测验工具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效度:一个测量工具能测量出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

常模: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量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5、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客观描述的过程。

6、心理评估的作用:

(1)区别心理的正常和异常;

(2)寻找心理异常的原因;

(3)对心理异常的程度作出判断。

7、心理评估的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心理测验。

8、智商:智力的量化单位。

智商的两种表达方式:

(1)比率智商 iq=ma/ca×100=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2)离差智商 iq=100+15(测值-均值)/sd

9、常用的人格测验:

明尼苏达多相问卷(mmpi)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epq的结构和维度:(1)内-外倾(e)维度;(2)神经质(n)维度;(3)精神质(p)维度;(4)掩饰(l)维度。

第10章心理咨询与心理**。

1、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2、**干预:健康促进、预防性干预、心理**。

预防性干预:有针对性的采取降低危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的措施。分为:普遍性预防干预、选择性预防干预、指导性预防干预。

3、心理咨询与心理**: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特定的心理学方法,影响或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情绪及行为,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4、心理咨询与心理**的方法:

(1)精神分析**。

主要理论:一、潜意识理论;二、人格结构理论;三、性心理发展理论;四、防御机制理论;五、心理病理学理论。

(2)行为主义**。

行为观察记录:一、定义目标行为;二、记录的准备工作;三、选择记录的方法;四、选择记录的工具;五、观察者与观察者的信度。

(3)人本主义学说。

一、无条件积极关注与接纳;二、共情式理解;三、建立信任的关系;

(4)认知理论。

第十二章患者心理

1、求医行为:人们感到某种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是人类进行防病、治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行为,可分为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行为和强制性求医行为。

2、遵医行为:患者遵从医务人员所开的处方和遵照医嘱进行检查、**和预防疾病**的行为。

3、患者的心理反应:在患病状态下,患者会由于疾病、医疗活动的影响,出现一些和健康人有所不同的心理现象。包括:

(1)患者的认知反应。

(2)患者的情绪反应(焦虑、抑郁、孤独感、被动依赖心理)

(3)患者的意志反应(顺从依赖、主动性减低;敏感多疑、缺乏主见;脆弱、易受激惹)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绪论。1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以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的学科。2 医学模式转变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生物哲学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 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 2 行为危险因子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 3 人类遭受心理社会...

医学心理学重点

生物医学模式 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加推理的认识论和方 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错觉 是不正确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下产生的。注意的特征 广度 转移 稳定性 分配。思维 间接性 概括性,是认识的...

医学心理学重点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 西格蒙德。费洛伊德。潜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划分为三个层面 意识 处于表层,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前意识 在意识下面,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潜意识 处在深层,被压抑着,很难察觉到。人格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