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

发布 2022-10-17 12:09:28 阅读 2234

1.冯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

2024年创建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派——构造主义的开始。

实验心理学之父。

2.行为主义的创立者——华生。

社会认知学习论者——班杜拉。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3.关注攻击行为,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是如何处理人们为什么表现出攻击性的,又是如何去进行研究呢?

生物学:通过刺激脑的不同区域并记录由此所引起的破坏性行为,来研究特定脑系统在攻击性中的作用。也对杀人惯犯的大脑做**分析;考察女性的攻击行为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学习取向:确定过去攻击性反映的强化,比如对一个打了同学或兄弟姐妹的孩子给予额外的关注。认为人们从虐待自己的父母和成年人那里学会了虐待自己的孩子和他人。

认知取向:探索人们在目睹暴力行为时经历的攻击性思维和幻想,同时注意攻击性的想象以及伤害他人的意图。

精神分析:把攻击性作为对因不能获得快乐感,而引起的挫折反应。看作是一种潜意识本能。

进化:考虑什么样的条件能使攻击性成为早期人类的适应性行为,确定在那些条件下能选择性地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机制。

4.心理学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5.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多样性、独特性。

6人格与气质、性格的异同。

7.气质类型及其表现:

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倾;情绪兴奋性高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忧虑、悲观、安静……

黏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兴奋性均低;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但稳定性高。被动、谨慎、深思、镇静、有节制……

胆汁质感受性地,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高;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敏感、兴奋、冲动、活泼……

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速度快且灵活。善交际、开朗、随和……

8.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型严格、带有惩罚模式→孤僻、不友好、内向。

放纵型溺爱、指定不明确、过于放纵→不成熟、情绪化、依赖性强、自我控制力低。

权威型有严格限制、明确目的、讲道理、鼓励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良好的社交能力、随和、自信、独立。

冷漠型感情冷漠、认为父母只提供吃穿等基本生活条件、缺少感情交流→冷漠、拒绝他人。

9.什么时候婴儿能认识自己?18个月。

10. 鼻点测验:研究者请妈妈们在孩子的鼻子上点个小红点,在点红点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知道。然后,将鼻子上有红点的孩子置于镜前,观察孩子是否会注意到新出现的红点而去擦鼻子。

11.情景性失眠(situational insomnia):由于外在生活情景改变(如亲友病故、失学、重大考试、失业、破产、失恋、离婚等)而造成的暂时适应困难引起的暂时性的失眠,一般在情景中的危机消除或逐渐适应之后,就会自行恢复正常睡眠。

失律性失眠(arrhythmic insomnia):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如飞行时差,有时白天上班有时夜间上班。

12.发现学习: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从而获得问题答案和形成观念的一种学习方式。

优点:①提高智慧;②激发好奇心和兴趣;③有利于实际运用;④有助于增进记忆。

缺点:①发现并不一定都是有意义的;②一切知识未必都需要自我发现;③并非所有的学科都适合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特点: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②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③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优点:①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②知识结构的系统完整;③抽象能力的发展。

13. 一位大学生在中学实习期间,有意地采取了以下做法:

①走进课堂时,将画好的小黑板画面朝里,放在不显眼处,等到讲课需要时才亮出。

②上课时先给学生讲这节课的目的、任务,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

③当他发现有学生做小动作时,不是点名批评,而是突然停讲或提高声音。

根据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如加重语气、举例、保持安静、避免刺激;交替利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如明确说明教学目标和重点、提问等;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14.观察学习提出者——班杜拉。

15.知觉恒常性。

16.短时记忆: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是一个储存人们正在思考的信息的记忆系统。我们所意识到的观念实际都保存在短时记忆中,也叫工作记忆。

容量:为7±2组块。

组块(chunk)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得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组块的大小随个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编码:随记忆材料及主体检验的不同而变化,有听觉编码、视觉编码、语义编码。

保持时间约20秒。

应用:重要事物的标题,数字等最好不要超过9个。记忆事物时,分成几个组块来记。

1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结果表明,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平稳,最后接近水平。(图)

18.系列位置效应:在回忆材料时,开头、结尾材料记忆好,中间材料记忆较差的现象。

19.问题解决的方法:爬山法、手段-目标分析、逆推法、类比法。

20.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流畅性说的是反应的数量;变通性是反映的种类;独创性是被试反应与他人或前人的异同性。

2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按层次递进的,早期,他把需要分了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两种。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其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其。

二、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降低对人的影响力,使人转而追求高一层的需要。其。

三、如果某一层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使人长期停留在该层需要的追求之中,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2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图)

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

学习效率同时还受到学习任务复杂难度程度的影响。在高难度的任务中,学习效率反而会由于学习动机的增强而下降。即,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应该逐渐下降。

23.成就动机的表现: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24.动机冲突的种类:双趋冲突,两个对个体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但双不能兼得时形成的内心冲突。

“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如:择偶、择业;双避冲突,两个对个体不利的目标都想回避但不得不选择其一时的内心冲突。

如:“贫穷与吃苦”;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利又有害,即想追求又想回避的内心冲突。如:

“甜食与肥胖”,“再婚者的心理”;双重趋避冲突,对两个目标均形成趋避冲突。如:“改行与跳糟”。

25.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如果某刺激的出现能引起行为增强的效果,该刺激就是正强化物。负强化:如果某刺激的消除能引起行为增强的效果,该刺激就是负强化物。

心理学考试

心理学 课程期末考核办法。一 课程名称 心理学。二 考核方式 撰写。三 题目 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四 写作要求。一 依据课堂分享的内容,结合个人实际,写一篇 二 可在所给题目下,直接写作 也可以在所给题目的规定下,附加考生自己拟定的二级题目,以明确 讨论的具体方向。三 应围绕教学内容来展开论述。四 ...

心理学考试

一 填空。1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 想象 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3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4 情绪 指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剧烈情感。它经常与本能需要有关,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

心理学考试A

固原师专2006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 名题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 1 心理学。2 知觉。3 记忆。4 思维。5 动机。二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 为了研究方便,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和。2 神经元由和轴突三部分构成。3 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转移。4 一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