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
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性)
3、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贯彻原则)
4、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确定 )
5、“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6、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7、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8、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10、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
11、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 )
12、为达到某种**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13、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14、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 性)功能的两大含义。
1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16、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总是被称为( )
1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与的关系)
18、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起源说)
19、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度)很高。
20、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 文化)
21、奠定了班组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22、课程论研究的是( )问题。
2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24、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知),(行)是关键。
25、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26、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管理)
27、世界上最是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国)
28、教育的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29、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 是基础。
30、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 )教学原则相一致。
31、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反了学生的( 权)
32、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33、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3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5、狭义的学校德育专指( 教育)
36、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的相互作用)
37、二十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38、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是()
39、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期)
40、教科书的编排应符合( )的要求
4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文化)
二、填空。1、思想品德四要素中,( 是关键。
2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3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4、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 )的能力,谈话法可分为( )和启发谈话两种。
7、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 )两种。
8、义务教育是国家用( )规定对一定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 )学校教育。
9、社会学者常把职业划分为( )与( )
10、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具有(),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则有()和()。
11、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解决( )问题和( )问题。
12、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基础是( )
1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 )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和讲演三种方式。
14、“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 )代;( 在《五经正义》里使用过“课程”
15、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分级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16、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和的综合。
17、《教育漫话》是英国控教育家( )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是一种( )社会活动。
18、文化对教育具有( )作用,文化发展促进( )的发展。
19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包括:阶级性、( **性、刻板性、(
20.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1.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教会骑士。
22.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2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24.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活动。小组个人。
25、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是:对( )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26、在教育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 )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箸作。
三、名词解释。
1、网络教育:
2、成熟: 是指人的某种先天素质的发展过程。
3:教育方法:
4、培养目标:
5、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6、课程: 是爱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7、标准化测验:
8、制度化教育:
9、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直辖市、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10、课程评价
11、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12、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3教育者:
14、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5.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
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
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6.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
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
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17.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
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
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18.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
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19.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
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四、简答。1、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导向性原则?
2、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3、良好的班集体具有什么样的教育作用?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如何理解?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5、控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7、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8、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
9、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
10、目前应如何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
11、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2、环境对个体发展有何影响?
13、健全的班集体的形成应具有哪些基本标志?
14、“多元智能”理论对改进学生评价有哪些策略指导意义?
15、简述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6、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有哪几种观点。
17、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18、简述在教学实践中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9、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20.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
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
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
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
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
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2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
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高等心理学心理学试题
名词解释 1 高等教育心理学2 教师角色3 教学风格4 自我效能感5 教学效能感6 动机与学习动机7 学习迁移8 问题解决9 自我意识10 心理健康教育11 教师期望效应12 教学监控能力13 教师胜任力14 教学反思15 学习16 创造力17 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18 人际交往。简述题 1 简述高等...
心理学 试题样本心理学
广州大学2005 2006年度第一学期考试卷 课程 心理学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学院 系 级 班学号 姓名。说明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共四大题 一 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 1 行为 2 知觉 3 心理状态 4 心理年龄特征 5 社会化 二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 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其...
心理学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 a 近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社会刻板效应d 首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