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及跨文化心理学重点

发布 2022-10-16 08:17:28 阅读 8476

★ 跨文化心理学。

题型:简答论述

第一章:研究意义。

文化的定义(以泰勒和赫夫斯特为主要)

文化特征。跨文化心理学定义(赛格尔、川迪斯)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重点掌握等值性中的“概念等值”和“功能等值”)

第二章(有论述)

第三章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注意双向性、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口头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第四章:非语言沟通(手势、空间距离)

第五章:场认知方式的基本特征。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跨文化验证守恒问题的研究:守恒测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重复,无关变量易得到控制 。跨文化研究表明,首先,皮亚杰假定的一系列阶段和主要的次阶段都被证实了;其次,在考察了传统的、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后,看到了与日内瓦的发现之间的两点显著区:

(1)存在着一个“滞后现象”,每个阶段都在更大的年龄才能达到,即儿童获得守恒概念更晚些;

(2)几种不同文化中相当一部分儿童的发展明显受阻,不能进步到下一个更高阶段。

皮亚杰的理论和所用的测验方法都表明了科学的因果关系的概念,完成守恒作业依赖于熟悉分析的物理世界的方法,而这并不是所有文化都一样的。此外,皮亚杰的发展概念仅仅是西方科学家思维的发展,其发展阶段明显反映了西方工业化社会结构的特点,而形式运算的最后阶段更是如此。可见,一个带有文化偏向的理论是不能反映全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性的。

由此,跨文化研究对皮亚杰理论作出了相当的补充和修改。一方面肯定了它的发展顺序的见解;另一方面揭示出了认知发展出现变异的重要原因——文化的制约性,即个体经验、学校教育及都市化程度都会影响守恒的发展。

berry的生态文化模式理论。

第六章(有论述):

文化、行为与人格的关系:人格的结构是跨文化变动的,具有跨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关系不仅是三角的,而且是双向的和交互的。

具体地说,文化影响人格,反过来,文化又受到人格制约;文化塑造了行为和人格,而根植于个体人格之上的行为又导致文化变迁——从小到大,从细微的渐进到显著的突变。三种变量之间相互转换。

早期阶段、创立阶段(米德、本尼、林顿和卡丁纳)、发展阶段:(一)早期阶段。

上世纪20年代以前(1900—2023年)冯特的研究。上世纪初,用20年时间完成《民族心理学》巨著,创立了民族心理学。认为人类文化资料也是心理学的有效研究领域,开创了用心理学解释人类文化的先例。

弗洛伊德的研究。《释梦》《图腾与禁忌》等,以心理学的方法解释关于文明、文化与现代人的问题,涉及了人类文化的研究。上世纪20年代以后(1920—2023年)米德:

文化与儿童教养方式、文化与基本人性关系的研究。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的研究。

林顿和卡丁纳:“基本人格结构”研究。

杜宝娅:“众趋人格结构”研究。

弗洛姆:“社会人格”研究。

怀庭、柴尔德:泛文化的儿童教养方式与人格之研究。

上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1、怀亭和柴尔德:泛文化的儿童教养方式与人格之研究。

研究者反思如下问题:儿童教养方式或社会化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到底达到什么程度?同样的社会化方式所产生的人格构成真是划一而无差异的吗?

即,一种文化是否只有单一的人格结构?某一个或几个民族的研究结论是否概化为普遍的行为理论?能否只用一两个标签标明其国民性或社会人格?

怀亭和柴尔德于1953~2023年合作研究,采用泛文化的比较方法,力图进一步寻求文化与人格的关系。2023年发表了《儿童教养与人格》一书,2、关于心理人类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

人类学家许烺光提出。他认为人格概念应当是指个人的一生中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建议用心理人类学术语指称“文化与人格”领域。

著有《心理人类学》、《宗教、种姓、俱乐部》等著作。在其努力下,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会成立了心理人类学分会。

第七章。文化融入的概念。

文化融入研究的模型图(连图一起背)

文化融入的策略模型图(连图一起背)

文化融入应激的过程。

第八章。情绪的定义,情绪的成分,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维度理论(施洛伯格),情绪的功能。

情绪与文化(差异性、主要表现)

第九章。心理异常的界定标准。

文化对心理失调的复杂影响(三方面表现)

阿克尼克特(大概了解)

说明:①这是老师上课总结的,记录准确率在95%左右,也可能会有一些落下的,请谅。②这些只是略微重点的内容,并不是说除了这些其他的都不看,也不是说以上的就一定都会考出来,所以大家还是认真背背资料吧。

③有些内容资料上是没有的,需要大家下去看书或者上网搜。

文化休克:在到新文化环境初期,个体由于感受到与母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差、不适或失控感。

文化断层:一是出现文化疲劳,由疲劳带来心理失调,召唤愤怒、失眠等;二是有失落感,因为与熟悉的文化环境脱节,在新环境中无法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三是被新文化环境中的人拒绝,在社会关系建立上不知所措,体验到挫折感;四是不能胜任新环境中的事务,自我评价降低。

变迁休克:变迁休克是人类有机体对新的、变化的环境不能有效适应的状态。

跨文化适应理论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对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个人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信念、动机、民族归属意识、文化摩擦、人际关系、文化调整、文化交流能力等诸多因素。

奥布格(oberg)的四阶段说蜜月期。

敌意期。恢复期。

适应期。u型曲线适应模型。

deutsch于2023年提出,lysgaard于2023年提出):

当个体在新进入陌生文化时,带着新奇与热情,处于起点较高处,随后为失落与失望期,处于低谷,最后逐渐恢复,处于高点。

噶勒浩恩根据对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过程,总结并提出了跨文化适应曲线,简称w曲线。这种跨文化适应曲线反映了多数人在接触异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样式。以青少年到国外留学的文化体验为例,该曲线共分为7个阶段:

密月期——所见所闻都感到十分新鲜,觉得周围的人也很亲切;斗争期——面对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种种困难出现无力感,常常在斗争与脱逃两者之间徘徊;纠葛期——困难和问题无法顺利解决,而使情况更加恶化;适应期——逐渐适应当地社会和日常生活;再纠葛期——自以为对异文化已经了解,但对复杂的问题仍不能明确地把握;归国前期——喜悦地期待着归国,精神振奋,有恋恋不舍之情;归国后的冲击——与所期待相反,在生活及与人接触当中,有疏远之感,必须进行文化的再适应。

在“u”型曲线之外把重新回归的适应也包含其中,更加全面地描述了随着时间变化,旅居者对新文化环境的满意度和态度。

心理学家博瑞四类型说。

其根据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和对主流民族的态度,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将人们划分为四种类型:①文化迁移型。否定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与主流民族保持积极的关系;②拒绝型。

具有强烈的本民族归属意识,对主流民族集团采取消极态度;③平衡型。在持有本民族归属意识的同时,与主流民族也保持积极的关系;④文化放弃型。对本民族的归属意识和与主流民族的交往上均采取拒绝态度。

心理学家阿德勒跨文化适应五阶段说。

则根据对异文化适应的心理过程,提出了五阶段说:①接触。接触异文化后,对该文化中的某些新的特征产生好奇和兴奋;②崩溃。

新鲜感消失,并出现隔阂、迷惑、混乱、乏力感;③摸索。开始尝试建立新的文化观;④自律。对两种文化的异同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从迷惑中逐渐走出来;⑤确立。

个体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赋予新意,使自己更加丰满和成熟。

阿特津森跨文化适应五阶段说。

其侧重研究在主流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和歧视的环境下少数民族的异文化适应心理。提出了跨文化适应五阶段说:①对异文化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②因两种文化在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陷入混乱、动摇和苦恼当中;③在民族自尊心的驱使下,对异文化产生抵抗并强调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之点;④在民族自尊、民族忠诚与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⑤协调两种文化,能恰当地处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对问题采取更灵活的态度。

重新回归适应是指旅居者重新回国后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心理与行为各方面的调整和适应。

原因1、跨文化适应改变了个体。

2、所在地区发生了变化。

3、回归者对回归休克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策略 1、帮助回归者重新定位自己。

2、进行回归适应的培训。

3、为回归者提供机会。

管理心理学及跨文化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以及跨文化心理学重点 结合老师给的资料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意义,内容。泰勒 韦伯 法约儿 闵斯托伯格 三最 的管理学理论。人群关系学说 梅奥 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知觉概念 本质 特点。社会知觉概念 影响因素 偏见。归因理论 归因偏差 如何克服。印象管理概念 基本...

跨文化心理学

注释 1 张海钟。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刍议 j 心理科学,2005 5 2 安桂花,张海钟。自我意识的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十年研究成果综述 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 4 3 王大涛,张海钟。自杀行为的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十年研究成果综述 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 1 4 张海钟。心理健康的城乡跨...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心里活动规律,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组织效率为目的的一门学科。管理 管理具有多种职能,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