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心理学专升本

发布 2022-10-16 00:21:28 阅读 2463

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顿悟: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2. 创造力的领域差异:创造力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在各个领域中都是相同的,而是因领域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这就是创造力的领域差异。

3. 创造性想象:是带有创造性成分的想象,指经过重新组合、加工而在头脑中产生某一事物的新形象,如改编故事。

2、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 使用幽默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幽默的运用要有目的性,不可盲目幽默。

2)幽默要注意对象,品位高尚。

3)幽默要适度。

2. 简述创造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答:(一)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贮存信息的能力。

(三)激活信息的能力。

(四)加工信息的能力。

五)输出信息的能力。

六)监控能力。

3、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

1. 被誉为现代舞先驱的伊莎多拉·邓肯,她说:“父母离婚后,母亲为了养家糊口,不停地工作,尽管他每天都很辛苦、劳累,但是她对生活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真正的教育,是晚上母亲把贝多芬等的**弹给我们听,把莎士比亚、雪莱等的诗歌读给我们听”。

由于母亲的缘故,**和舞蹈渐渐成为邓肯生活的全部内容,它一反传统芭蕾舞形式,独创了表现自由和内在精神的现代舞。邓肯的案例说明了什么?

答: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孩子天赋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受教育的父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并愿意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但是,创造力强的儿童父母不一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等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或知识分子。

有些儿童的父母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非常重视教育,为孩子阅读,陪孩子玩耍并积极参与孩子的讨论,他们的所作所为积极地促进了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2. 华生与雷纳(watson and rayner,1920)进行了一项称之为"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的实验。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正常的幼儿,当时他只有11个月又5天。

条件刺激是一只小白鼠。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他看着它,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

无条件刺激是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这显然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声音,因为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摔倒、哭闹和爬开。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光是白鼠就会引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

在6次条件作用后,小艾伯特见到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在小艾伯特1岁又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即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在每一种情况下,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

你认为华生的实验是否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职业道德?

答:华生的实验给小艾伯的一生带来了负面消极的影响,严重违背了心理学的职业道德。无害的原则要求整个研究过程不得对研究对象(被试)产生不利的影响,包括现实的、潜在的和隐含的不利影响,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利影响。

无害的原则还意味着研究工作不得有悖于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道德伦理风尚。

下列情形都属于违背无害原则的情形:

造成被试自我评价或社会评价的降低;

给被试带来心理上的痛苦或精神上难以消除的不愉快的体验;包括伦理、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冲突及其他负性心理体验;

给被试带来物质利益方面的损失;

对被试的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

研究的过程或结果有悖于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

4、论述(共25分)

1. 培养创造力的意义?

一)心理学意义:

有利于心理健康。

二)教育学意义。

1、增强国力的需要。

2、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

(三)德育学意义。

马斯洛:“高级需要的追求与满足具有有益于公众和社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越高级,就一定越少自私。

饥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它唯一的满足方式就是让自己得到满足,但是,对爱以及尊重的追求却必然涉及他人的满足。”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创造心理学

创造心理学课程 题目 从儿童创造潜力的开发认识创造大脑活动的一般性条件。姓名 肖宇。所在系部 园林系。学号 200920524191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8日。成绩 前言。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每一个孩子都有非常值得炫耀的才能潜力可供开发,都有足够的智力因子构建人生未来的辉煌。成才者与未成才者的区别...

创造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1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5分 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某以事物的图样或语言描述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这一事物的新形象,并不带有创造性成分。2.动机 激发 维持 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3.思维定势效应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

创造心理学

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5分 1.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 放射思维 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2.开放课堂。开放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 学生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