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布 2022-10-15 23:18:28 阅读 9782

第八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本章概述。言语是人们理解别人所说以及自己使用语言表达所想的过程。言语是一个动词,强调对语言的运用,而语言是一个名词,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儿童言语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缓慢的过程,包括语音识别、语音模仿、词义理解、词汇学习、语法学习以及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过程。儿童言语发展由其生理基础与合适的语言环境所决定的,小狗在人类语言环境中并不会学会人类的语言。

儿童刚刚生下来时,能够辨别非常多的不同声音,随后,其语音辨别能力开始局限于自己母语声音,并且在本能的反射条件下,能够发出很多声音,如“咕啊”。当儿童在四个月左右,就能够有意地模仿父母所教的简单的声音了,如“ba”与“ma”。

一般而言,当儿童在3到6岁时,就能够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但有些儿童在这方面很落后,原因在于:

首先是生理原因。有些儿童由于生理成熟较慢,不能正确支配发音器官,不关于掌握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比如,有很多儿童在学说“f”这个语音时,不知道作牙齿咬住下唇。

其次是语言环境。典型的案例是,一个家庭同时出现4种方言的情况,孩子在4岁时还很少说话。但是,当家庭中统一说普通话后,孩子很快就学会说话了。

儿童在学习语音模仿时,必须学会三种自我调节:

一是,听觉调节,即听自己发出的声音,然后自己纠正。聋子学不会说话,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听觉调节能力。

二是动觉调节。儿童通过感觉自己的发音器官运动来纠正自己的发音。这是一个自然的观察不到过程。

二是,视觉调节能力。儿童**别人说话时口唇的动作,有利于语音模仿。

在教育儿童时,通过这三种调节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儿童的语音模仿能力。

儿童在辨别语音与模仿语音的过程中,也同时开始了理解词汇与学习词汇的过程。儿童在理解词汇与学习词汇时,有如下特点:

一是,掌握词汇类型有先有后。先掌握名词、动词与形容词,然后掌握副词、代词与数词等。因此,在幼儿期间,他们学习到的名词最多。

这一点,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比如,小孩子总是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问题。

但是,在儿童说话时,使用代词次数最多,使用动词的次数也较多。孩子总是说“我要吃”、“他打我”就是这一表现。

二是,词义理解由笼统到具体,理解越来越深。3岁小孩子会将“茶叶”说成是“小棍棒”,但稍大之后,就知道两者的区别了。

三是,随着年龄增大,儿童学会的词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幼儿张嘴说话是是一个从简单到逐步复杂的过程。具体而言,幼儿说话表达有如下4个特点:

一是,从句型上看,是先说不完整的、破碎的句子,再到完整的句子。先说简单的句子,再说复合句子。如一岁的孩子只会说“宝宝睡觉”,而4岁的孩子就可能说“因为天黑为了,所以宝宝得睡觉”。

当然,幼儿所说的复合句开始时数量较少、结构松散,再到后来逐渐显得符合逻辑,而且句子较长。此外,幼儿先学会说没有修饰的句子,后来过渡到有修饰的句子;先学会说陈述句,然后逐渐学会说非陈述名,如“什么鸟会飞?”。

二是,从语句结构上看,幼儿先学会说结构不明确(如主语与谓语不分)的句子,然后学会说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句子;先学会说呆板缺少变化的句子,然后学会说结构变化丰富的句子。

三是,句子含词量越来越丰富。

四是,幼儿的语法意识会越来越浓,甚至自己修改所说的错句。

幼儿言语的发展最集中表现在其口语发展上。在3岁之前,以对话言语、情景言语以及不连贯言语为主,到3至6岁,逐步以连贯性言语、陈述性言语以及陈述性言语为主。

从4岁以后,儿童开始出现内部言语,即出声的自言自语,比如游戏言语以及问题言语等形式。

在培养儿童口头言语时,一定要注意环境与方法。从环境上来看,包括良好的亲子交往、同伴之间的游戏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从教育方法上来看,要鼓励孩子多说,并不断给予强化或鼓励表扬,以及培养“前读写”兴趣。

儿童书面言语是口头言语的进一步发展。1岁幼儿就会拿着书看,这就是最初的阅读活动。但在4岁左右以前,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能力发展有限、对字形的空间知觉与方位知觉也很有限、笔顺以及执笔方式领悟能力也有限,因此,儿童识字、书写以及书面言语的学习不宜过早。

思考题:1 幼儿词汇学习有哪些特点?

2 幼儿口头言语发展有哪些特点?

3 幼儿在语音学习时,会出现哪三种调节能力?

4 如何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口头言语的发展?

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本章概述。情绪就是高兴、悲哀或害怕等内心感受。情绪能够深刻影响儿童认知(或事物认识能力)、人际交往以及性格的发展。

比如,一个经常受虐待以致担心害怕的幼儿,其言语能力会较差,与小朋友沟通也较差并且性格也会很胆小。

孩子在刚生下来时,只有三种基本的本能情绪,即害怕、发怒以及喜爱。当孩子长大时,其情绪才变得丰富与精细起来,比如,大约在3岁时,小孩子就有同情与羡慕甚至是羞愧等情绪了。

幼儿情绪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分述如下:

首先,情绪发展的社会化意义越来越明显。孩子刚生下来,其情绪表达主要围绕着本能、生理安全等需要,受惊就会害怕而哭,抚摸就会感到安全而笑。但随着年龄增长,情绪越来越有社会含义,比如,别人表扬她“长得好看”她就高兴,因为她得到了别人的肯定。

其次,情绪体验越来越丰富与深刻。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体验到越来越多不同的情绪(看268页图9-1)。情趣体验也会越来越深刻,如说3岁孩子长得漂亮,她会很高兴;而说一个7岁女孩长得漂亮,她会害羞,并脸红。

第三,情绪倾向于能够自我调节。比如,孩子长大后,情绪冲动减少,情绪稳定性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学前儿童最经常表达的情绪是哭、笑与恐惧,但其情绪发展也很快,并向高级情感发展,如道德感、美感与理智感。

情绪健康对孩子很重要,那么如何增进儿童情绪发展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包括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成年人要情绪自控。

三是,教育得当,如以肯定为主并适当鼓励,耐心听孩子说话。

第四,要教会孩子如何控制情绪以及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思考题:1 情绪在儿童发展中有何作用?

2 儿童情绪发展有哪三个特点或者趋势?

3 如何培养儿童健康的情绪?

第十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本章概述。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无意到有意、从随意乱动到有目的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动作发展也是意志行动发展的过程。

所谓意志行动,就是指有明确目的、能够自觉调节与控制以及能够主观客服外部困难的行为。3个月的小孩子胡乱抓取,完全是无意的动作,但到了8个月,他会有意地努力爬起去抓取自己喜欢的玩具,这就是意志行动。

3个月或4个月前的幼儿,早于其脑部发展、肢体发展以及语言发展还很不成熟,其动作基本上都是无意的,或者说是随意与无目的的。比如,无意识抓握、无意识抚摸、手眼不协调等。大约到了5个月以后,其手眼协调动作才开始出现,这说明有意动作在逐步发展。

总之,儿童动作有如下5个规律:从整体到局部、首尾规律、远近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参见292页前后)。

很多因素影响儿童意志行动(或动作)的发展,包括遗传因素、成熟因素、教育与练习以及动机因素(参见312到317页前后)。

思考题:1 什么是意志?

2 什么是无意动作与有意动作?

3 为什么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

4 如果你是家长,如何促进自己孩子有意行动的健康发展?

5 儿童动作发展有哪5个规律?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本章概述。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胆小,有人胆大,有人外向,而有人却很内向,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人格或者性格是同样的意思。

个性具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与社会性。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整体性是指,对于一个人而言,其性格有很多方面,比如,小明胆小、心细、而有时双冲动,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小明的性格。稳定性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在形成后,尽管经历不同的环境,或者从小到大,性格基本上是不变的。

社会性是指,每个人都是在文化背景中、社会生活中以及与人交往的过程形成的,尽管遗传因素对个性形成也有重要作用,但是,狼孩并没有人类应有的性格特征,因为他离开了人类社会。

一般而言,孩子在3到6岁就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是因为,3至6岁的儿童,语言开始发展到较高阶段,他们的注意力、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也发展起来了;在行为更有目的性,知道自己的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情绪也发展得更为精细;在面对外界事物或者环境时,有了自己独特的行为表现或者反应。“3岁看大,7岁看老”,尽管绝对,但有一定道理(参考323页前后)。

尽管儿童3至6岁开始形成自己个性,但是,遗传因素对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几个月的幼儿就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气质。有些幼儿,在医院看到打针,就拼命反抗,而有些幼儿则显得很平静,这就是气质不同的表现。

人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与抑郁质(参考338页)。人的气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气质具有很强的遗传特征(与人的神经系统有紧密联系),是生下来就带有的。

在幼儿园中,儿童的气质差异表现很明显,比如,有些儿童很容易抚育、有些则很难抚育,还有一些在活动性、适应性以及情绪反应上都很缓慢(参考340页)。

个体倾向性是个性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二是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有不同的主要需要(参考333页表11-1)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参考336页左右)。

儿童的性格是在先天气质、遗传因素以及与父母或他人交往过程中逐步的形成的,在3岁左右,儿童的性格就开始出现自己的特点,这可以从4个方面观察到:看他合群不合群、看他独立性如何、看他自制力如何以及看他活动性如何(参考345页)。

一般而言,能力不属于人的性格特征,它分为三个重要的类型,一是认知能力、二是操作能力,三是社交能力(参考350页)。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能力发展有如下特点:

第一,操作能力最早发展;

第二,语言能力发展非常快;

第三,模仿能力发展迅速;

第四,认知能力(如记忆、相像、思维与注意力)等发展也很快;

第五,特殊能力有所表现(如有些儿童的**能力很突出)。

思考题:1 什么是个性?个性有什么特征?

2 什么是气质?气质的特点是什么?

3 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 什么是兴趣?兴趣有什么特点?(参考336页)

5 如何培养儿童健康的个性?

6 能力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

第十二章

《学前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 名词解释。1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 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3 自我意识。4 关键期。5 转折期和危机期。二 简答题。1 试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3 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4 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5 简要说明学前儿童再造...

心理学复习提纲

非师范 心理学 培训课程复习提纲 天河学院 第一章。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与研究的基本程序 3 比较心理学各研究方法的概念和优缺点 4 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第三章。1 概念 感觉 知觉 注意 记忆 思维 语言 2 感觉的种类 知觉的基本特征 注意的品质 思维的分类 3 直观教...

学前心理学提纲

心理学提纲。1.心理学上的儿童指什么。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心理的发生 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2.心理学上的儿童年龄范围。广义的学前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 0 6岁 这段时期。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儿童心理学发展是指从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