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1—5章)作业。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包括___和___3.心理过程包括。
4.个性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5.__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6.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7.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和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和组成。
8. 大脑皮层从功能结构上可以分为4个区,分别是。
9.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它们之间相连接的部分叫 。
10. 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1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部___产生的 。
12.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叫___它由五部分组成。
13.根据反射产生的不同条件,可以分为反射和反射。条件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4.第__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__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a 情绪 b 需要 c 想象 d 性格。
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 )
a言语功能 b数学计算功能 c空间和形状知觉功能 d抽象思维功能。
3、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是( )a神经细胞 b 突触 c 大脑皮层 d反射。
4、听觉中枢在( )a 枕叶 b 颞叶 c 额叶 d顶叶。
5、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 )a反射系统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6、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涎 d 望梅生畏。
7、“谈虎色变”属于( )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 d 既不是条件反射也不是无条件反射。
三、判断题。
1、心理学是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3、人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4、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四、简答题。
1、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以及相互联系)
2、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如何?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一、填空题。
1、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地对自己。
与变化的觉知。
2、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
3、注意根据注意时有无和的程度,把注意分为和 。
二、选择题。
1、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不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一心二用”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注意的分配是( )
a不可能的 b 不良的习惯 c 无条件的 d 有条件的。
、第二节数学课已经开始了,小红还在想第一节语文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小红注意的( )较差。
a 转移 b 分配 c 稳定性 d广度。
三、判断题。
、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正在上课,有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
、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小刚正在做作业,被旁边同学的聊天所吸引,马上就和他们一起津津有味地聊了起来。这是注意的转移。(
5、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特性与状态,但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所以,注意的外部表现和注意的内心状态总总是一致的。(
四、简答题。
1、 引起和保持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2、如何将注意的规律运用到教学中去?(参***如下)
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小学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
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儿童的注意。
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的反复练习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出示的时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下半节课才用的教具,不要在一上课就暴露在学生眼前。
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有的教师换了新装或理了新发型后,往往在上课前先到学生面前“亮亮相”,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如天气骤变、学习条件恶化(突然阴雨、停电、室外嘈杂等)、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
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性的游戏活动,以防止学生因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到课堂上。
二)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切忌离开教材本身,离开儿童的知识经验,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说教来动员小学儿童的注意。
2、激发学习动机。
要让小学儿童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要充分肯定小学儿童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批改作业时要尽量挖掘学生优点,评分宜从宽;对于他们的不足之处,要正面引导。
如对每次作业应用红笔做出肯定的标志,如用“√”古”“优”等;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地注意学习活动。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意而少惰性。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解决。
任务既可以结合课程,也可以是纯训练性的,教师可根据要求自行设计问题。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或组织抢答题竞赛,以培养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能力。又如将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问题交叉随机地呈现,以训练学生注意灵活转移的能力等等。
(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必定使人疲惫不堪。怎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注意而又不疲劳呢?
在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在一节课乃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如,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应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小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小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实例分析。
三年级班主任韩老师发现本班学生李刚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难以从事需要集中较长时间注意的事情,即使是做游戏、看动画片也不例外;周围的任何刺激都会很轻易地分散他的注意,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坐立不安,容易兴奋冲动,脾气暴躁,做事不顾后果。
请你帮助韩老师判断李刚是好动还是多动,并说明判断理由和解决的办法。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的反映。
2、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又包括。
和等3、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___的反映。
4、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知觉的。
5、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的大小来度量的,它们之间的成关系。
6、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7、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对比和对比。
8、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9、观察是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二、选择题。
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的心理活动是( )
a 知觉b 感觉c 感受性d 感觉阈限。
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
a 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3、当你中途进入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一会儿就能逐渐看清周围的人和物,这是视觉的( )
心理学基础作业
外国语学院英语113戴晓萍。分析 老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把吵闹的小孩赶走是因为他巧妙地转换了孩子踢足球的动机。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 激发和维持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产生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需要,二是诱因。而人类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支配和调节。一开始,孩子的需要就是踢...
基础心理学作业
1.请描述一个近期给您留下印象深刻的事件,并用学到的知识分析事件发生之后您的认知 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都是哪些?今年9月28日,家里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大事,年仅52岁的妹夫患脑部恶性肿瘤去世了,全家被悲痛情绪所笼罩。妹夫从去年10月1日无意查出脑部母性胶质瘤到今年9月28日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让人...
心理学基础作业人格
自我的人格及完善。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到一个能自立的大学生,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里,我经过不断地适应与不断地磨练,或许我得到的仅仅是知识,但是在这走过来的路途中,对我的人格又是一种升华。小时候的天真无邪,之后接受了教育后,教育与环境对自己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许这对我们来说是人格的初始变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