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数学第三单元

发布 2022-10-12 02:11:28 阅读 9233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计划。

主备人:孙兆辉吴名刘艳青庄敏时间:2013.2

一、单元教材分析。

课标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具体内容为: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和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其中,例1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

例2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部分内容的编排特点: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2.为学生的探索留出了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从易到难,坡度合适。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到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不同,渗透统计思想。

四、单元课时安排:

共约3课时。

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

主备人:孙兆辉吴名刘艳青庄敏时间:2013.2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p27例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类的方法。

教学用具:学具、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图:这是小明的家(比较凌乱),你看!小明正在找帽子,可怎么也找不到,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我们来帮助他整理一下房间吧。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帮助小明逐一归类、整理成整洁的房间。

师:小明再找帽子能很快地找到吗?怎么找?

为什么这次这么快就找到帽子了?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所做的就是分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整洁、方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类与整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例1: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气球。看,多漂亮!

师:这些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形状、颜色)

1. 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

师:能按照形状分一分并告诉大家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吗?

学生分组活动:分一分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师:请大家展示分类的结果,并讨论“你喜欢哪种记录的方式,为什么?”

板演分法。

师小结:虽然大家记录结果的方式不同,便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师:记录的形式多样,为什么整理的结果相同?

教师结合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使学生读懂各种呈现方式,体会不同呈现方式的特点。

2. 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喜欢的形式记录结果。

师:刚才我们是按形状分的,还可以怎么分?

师:请大家按颜色分一分,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分类的结果。

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组织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做得怎么样?说说理由。

3. 在对比中体会。

师:刚才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无论结果怎么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小结:通过给气球分类,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类,学会了怎样分类。下面我们就用所学会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件出示练习七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二)

主备人:孙兆辉吴名刘艳青庄敏时间:2013.2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p28例2

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难点:分类标准的选择,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用具:学具、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5.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小组活动。(放背景**)

集体反馈交流。

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什么?

一下语文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听 听清课文录音,听明白课文内容,边听边记。1 象形字奇妙在 2 识字的小秘密是什么?3 文中提到了哪些姓?4 文 现了哪些数量词?5 文章 现了哪几组反义词?6 文中提到了哪两个部首?说 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听说活动 1 说说文 现了哪些象形字?2 找个办法记住一些生字,说给好朋友听...

一下第三单元前置作业

第三单元 保护环境 班级 姓名 1 浏览本单元课文,我知道了这个单元一共有5篇文章 识字3 2 学习这一个单元时,我感到我们肩负着的环保责任很重要。我们会时刻注意环境保护,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课题 识字3 我会读。1 我读了5遍课文。2 我能把38页词语读3遍。家长签字 家...

一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金盟学校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听力部分。一 圈出你听到的拼音或词语。10分 1.ei ie 2.ui iu 3.po pou 4.mi o m o 5.r n y l n y 6.x n zhu n x n zhu n 7.道路知道8.收到退回 9.象形字形声字 10.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