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练习

发布 2022-10-11 20:09:28 阅读 7804

《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练习。

复习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准确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理解气温、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等概念,记住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记住降水的概念,降水的季节变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4.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影响因素。

5.知道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特点、世界三大人种及分布,了解三大宗教,能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6.明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分布特点,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复习过程。一、前置学习——夯实基础。

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

2.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一般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 。

3.一般说来,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这主要是受因素影响;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这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4.从大气中降落的 、 等,统称为降水。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5.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 。在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

在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多、少)

6.世界“雨极”是 ,世界“干极”是 。

7.气候是一个地方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 ,一般变化 。天气是经常的。

8.影响气候的主要要素是 、 和 。

9.世界上的三种季风气候类型是 、 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 。温带地区的大陆东岸是气候,大陆内部是气候,大陆西岸是气候。

10.非洲的气候以带气候类型为主,以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11.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非洲北部主要是气候。

12.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 ,冬季 。

13.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与决定的。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 ;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用来表示。)

14.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 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 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

15.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 ,使人口的增长与 、 的发展相适应,与 、 相协调。

16.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是和 , 洲以及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地区。

17.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 、 和三个主要人种。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的,没有优劣之分。

1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洲、 洲、 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洲的东部。非洲北部和印度北部分布着种人。

19.世界上主要的语言有 、 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这也是的工作语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20.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 、 和 。其中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21.聚落的主要建筑形式是 ,它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式样,与关系密切,如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居住的是 ;东南亚地区人民居住的是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居住的是 ;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民居是 。

22.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还有多个地区。

23.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是。

24.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

25.世界各国按照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洲、 洲和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2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 。发展中国家间的互助合作,叫做 。

27.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其总部设在洲国的城市。有六个主要机构,其中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英国、俄罗斯、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二、合作**。

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

2)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以上。

3)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洲,最冷的大洲是()洲。

4)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地10℃,主要原因是( )

5)南半球同北半球相比,()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

2.读图,完成下题。

1)该地在半球(南、北),判断依据是 。

2)a地对应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为图(甲、乙)。

3)乙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是 ,这说明,沿海地区降水不仅仅跟离海远近有关,还与等因素有关。

三、拓展提高。

1.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 d.常年湿润。

2.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西北风六级 b.西南风八级 c.东北风六级 d.东南风八级。

3.台风在我国登陆时,常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但有时也对农业生产产生有利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a.带来狂风 b.形成大量降水 c.形成闷热天气 d.沿海地区形成巨浪。

4.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诗句。以下四句诗中,描述天气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吹来舶棹风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点。

a.10 b.12 c.14 d.16

6.卫星云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气。

7.与图中所示天气相符的天气符号是(d)

8.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a.地形 b.气温 c.肥力 d.抗病。

9.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阴转晴的天气是()

10.下面是泰安市6月初四天的天气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6月4日的天气状况 。

2)家住泰城的小明约小亮于星期二下午2点到山东科技大学操场上打篮球,小亮的妈妈认为该天气此时不适宜打球,并打**告诉小明不能应约,这是为什么?

11.某山山脚下温度为16℃,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

a.2000米 b.1000米 c.600米 d.200米。

12.小亮测得5月7日最高气温是24℃,最低气温是14℃,那么这天的日较差是()

a.38℃ b.10℃ c.19℃ d.5℃

13.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a.10.5℃ b.9℃ c.11.5℃ d.67.5℃

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b.学校放暑假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d.农民采摘春茶。

14.图中表示的是四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其中位于热带的是()

15.小明有一位意大利网友,这位网友向他介绍当地的气候特征时说: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种气候属于()

a.**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6.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性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四、问题**。

1)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a、b、e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a到b到e,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f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单元单元练习

一 填空题。1 下面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庄重 zhu n 着迷 zh o b.勉强 qi n 纤夫 qi n c.瘦削 xu 魁梧 w 2 看拼音,写词语。y u lsh n sh nd o m i ji yb o qi nsh 3 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分类。缥缈头 气。不安公 私。舍 为秋 ...

第三单元单元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二 选字填空。带戴比彼。领花环兵。爱领动。赛此岸。知己知 评分。三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用 表示。四 比一比,组词语。要漫疏 耍慢蔬 五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鲜花风大 雪花鲜果。枝叶有力。六 照样子,写词语。笑嘻嘻。勤勤恳恳。七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给带点的词语换个说...

第三单元单元练习

第三单元单元试题。一 填空题。1 拼读写字我最棒!q zhu n zh uy n ti n y n b oh i y np n bi n 2 组词。欢。洁。庆。曲。3 把词语卡片做好。补充词语 不约绿树 古迹川流 4 词语对对碰。写反义词 买安全进复杂 5 写近义词 中心著名特别。6 照样子,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