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岭小学赵红英。
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纷纷竞争的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互联网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娱乐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的教育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网络信息自我教育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充分开发了学生德育教育途径不足的问题,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提供又一平台,是对传统教育的一大变革。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德育方法、德育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法及方式变革,而且为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提供了更加灵活快捷的平台。
据调查,我国目前上网的人大致有三种,一是看新闻,或者是获取信息,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三是网上qq聊天“交网友”。在我们小学生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大有人在。根据调查,本地区小学生中有5%—10%的每周上一次网,假期中有25%左右每周上一次网,甚至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所以说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种工具,在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提供某种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认识到,发展计算机网络教育已成一种趋势,网络环境中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开始,在丰富的教育资源库群所形成的教育环境下,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发挥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优势,拓展学校德育途径,构建新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教育者要不断提高科研素养和德育教育能力。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学校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强调德育在各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以育人为已任的教育者不再是生硬的说教者,而是教育的引导者、育人的设计师。德育工作再也不单一的班主任的工作。而是全校教职工都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只有齐抓共管,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懂得现代管理与网络技术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关键。一方面培养跨专业学科的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的教育者,让他们多去实践,结合网络,发挥自身一职多能的优势。另一方面,必须转变观念:
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利用网络,师生共同学习,并引导学生辨别良莠信息,抵制负面影响;变单向授课为相互合作,教育者与学生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软件,既促进了学生发展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将德育知识层层渗透;加强家、校联系,帮助、辅导家长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边学习边研究,教育者要不断地培训自己,切实承担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的重任。
二、改进德育方法才能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换心、鼓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其过程应建立在“动情”的基础之上。
无爱之教育必定是失败的教育。只有根植于挚爱之中的教育,才能生情,才能有感,才能躬行。中学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既是一个由知到行的心理内化过程,又是一个师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爱”对学生的感染和激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是否具有“爱心”是提高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基本保障。 小学生的心理机制和心理状态是影响道德教育接受效果的关键。小学生的心理机制既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还包括意志、能力、气质、性格、情感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等思维形式特征。
小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是衡量接受效果的关键。但是,由于受小学生心理机制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生活阅历的不同,致使思想教育的接受效果出现明显的差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主构建者,成为品德养成的主体,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和遵循接受规律,不断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而网络在这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网络教育将传统的灌输方式转变为参与式德育,使学生从灌输式学习转变为参与式学习。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少讲,多提问,让学生自己找出应遵循的网络道德规范,让社会主义道德观嵌入他们的脑海中;改进教育内容和方式,德育内容由教师强迫命令转变为学生自主行动的对象,我们必须利用网络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传统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网络把当前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在网络中阅读有益书刊,刺激小学生道德智力的发展,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完善班级**、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利用网络优化思想品德课,组织各种网页比赛、主题班会课,开办网上展览,接受爱国、爱校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培养学生处理分析网络信息能力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部分。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我国**提出在中小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的工具。 但在络时代的今天,学生如果不能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炼出为己所用的知识,就势必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
推行网络教育,就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训练他们的网上思维能力,教会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要求和知识结构;明确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样学,然后在学习资源中选择有利于充实自己、促进自我发展的信息知识,并以此提高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活动水平。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者选择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其信息选择、信息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小学生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提高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引导和培养。
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培养学生处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构建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教师去探索、去研究。
总之, 网络对传统德育的理念、内容、途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回避、封锁都无济于事,唯有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积极利用,才能不断提升德育效能,并为创新学校德育开辟一条新路径。网络德育体系,不是另辟于现行德育理论体系之外的独立体系,它必须纳入现行的德育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亟需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在德育工作领域主动开辟、利用网络这个新阵地。
因此络道德建设是一项渐进的系统工程,也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事,同时也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工作,才能使学校信息技术网络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网络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让语文生活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 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自主 合作学习,构建新型的语文教...
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德育创新
年 月黑河学刊。总第 期第 期。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德育创新。王云梅。南京工业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江苏南京 摘要 由于网络信息科技不断发展 创新,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有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反思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创新德育介体 提高教师素质和改善师生关系...
信息技术 网络
最初的用途。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苏联的核 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 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