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发布 2022-10-03 02:23:28 阅读 5937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小学数学。

一. 泰勒五条原则:

1. 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的学习意识。

2) 经历垂直与平行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2. 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1)(2)学生学习和了解垂直和平行,对于问题的解决拥有满足感,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

3. 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1)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2) 正确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对平行与垂直两种位置关系的描述。

4.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1) 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进行分类。

2) 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展示交流,分类比较; 归纳——掌握特征。

5. 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1) 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拓展延伸,发展空间观念。

2) 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互相平行, 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相互垂直?并用三角板验证。

二. 斯腾豪斯过程原则:

1. 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允许儿童在活动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对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做出反思,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 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引导学生分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对于小组的这种分法,有什么问题。

2) 分类——感悟特征归纳——掌握特征二次分类——认识垂直。

2. 如果一项活动在学习情境中允许学生充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角色。

1)(2)分小组做实验讨论。

3. 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各种观念,**治理过程的应用,或**当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

1)(2)**什么是平行,垂直,相交。

4. 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设计实物教具,即真实的物体,材料,人工制品。

1) 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2) 两支铅笔、玩具汽车、长方体(会转动组不同的图形。

5. 如果一项活动能够由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成功的完成。

1)(2)同样是四年级的学生,但仍然存在能力差异,这堂课的目的让学生都能够成功了解平行垂直与相交。

6. 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新的背景下审查一种观念,一项智力活动的应用,或一个以前研究过的现存的问题。

1)(2)在生活中寻找平行垂直与相交。

7. 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审查一些题目或问题,这些题目或问题是我们社会中的人们一般不去审查的,是典型的被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所忽略的。

1)(2)平行垂直相交这种课本知识在课堂上学习,却不会在生活中被刻意提起。

8. 如果一项活动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冒成功或失败。

1)(2)分组讨论,老师去每个小组参与指导。

9. 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改写重温完善他们已经开始的尝试。

1)(2)小组讨论错误,老师进行引导修正。

10. 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应用与掌握有意义的规则标准以及准则。

1)(2)掌握平行垂直相交的定义与应用。

11. 如果一项活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别人分享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及活动结果的机会。

1)(2)分组讨论,讨论出结果进行分享**。

12. 如果一项活动与学生所表达的目的密切相关。

1)(2)对于学生学习进行教育引导。

comparison

现今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点的落实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两份教案共同的优点在于数学课堂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造就了一个“真实、朴实、扎实”的数学课堂《平行与垂直》。

这节数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是学生能够力所能及的。由于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坐在教室里,四周应该都不缺少平行与垂直的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不交叉;所以两份教案另一个共同优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来学习,同时实践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经验,加以不同的小实验,用许多特定经验推出规律。

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絮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但是相对的我认为教案(1)更好,优点如下:以学定教,突显自主;小组合作,自主**;概念教学,力显本质;直观教学,巧降难度。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先学,然后依据学后施教。学生根据教师预设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自学与尝试,暴露问题后,教师才给予点拨释疑,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作业。

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增强。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上,而不是“教” 的上面,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读、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

在课堂中利用实物道具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教案(2)存在时间安排问题;学生的举的例子都局限于教室,如果老师能联系生活中平行的现象,学生的思维会更开阔。且教学预案中想到了挖掘数学思想,但是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利用板书中的集合图强调相交中包含垂直,垂直属于相交的一种,导致练习中有的学生把相交也看成是垂直。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1.课程本质。对于课程本质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 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师生间的交流。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与发展。内容 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元素 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学生发展是目的。师生交流活动的实施形式。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大课程观 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活动...

课程设计与评价

早恋的危害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早恋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这种现象会对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生活都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生理上的冲动,不能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放纵它,而应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好和异性之间的关系。据调查显示,高一下...

课程设计与评价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课程名称 英语实践与应用。二 课程类型 语言应用。三 课程简介 英语实践与应用课程适应与学校初中部,高中部全体学生,共设置18周的课程,每周一节课,授课形式主要包括教师讲授部分和学生实践部分。课程内容设置 1 教师在校本课程大前提下,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知识认知水平来设计课程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