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

发布 2022-09-25 17:57:28 阅读 1710

2023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魏晋以来,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开创了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此有大量论述,这是众所周知的。由此,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因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理论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不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

但事实并非如此。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一部文学作品中总是存在许多意义空缺部分。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伊瑟尔认为,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其中总包含一些“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

这一点在现代文学中尤其明显。伊瑟尔在《隐含的读者》一书中,从对英国古典作家班扬到现代作家贝克特的作品进行的历史考察中,发现这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作品总的趋势是“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因而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确定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尺度。

上述事实都说明,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并不只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特征,而可以说是人类审美的普遍现象。

这一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同人类语言的特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由于人类语言在表达意义和情感时普遍存在局限性,因此无论怎样详尽的语言描述也不可能把现象世界的全貌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而必须以形象去调动人们的想象,来弥补自然语言在表意方面的不足,“穷理析义,须资象喻”,形象可以启示联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熔铸在形象里,欣赏者又通过形象唤起对同类情景的联想,来补充抽象、概括的词语所舍弃的细节、关系、情境。

正如清代刘熙载指出的,“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雾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诗的语言以塑造形象为己任,是富有启发性、暗示性的语言,启发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求得那象外、景外、韵外、味外的旨趣。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在这里,诗人完全是以塑造形象的手法来表现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的。一个手势,一个流盼,一颦一笑,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是语言不能曲折尽传的。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这种“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形象里,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宣了,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艺术的美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艺术形象所显现的,而且包括艺术形象在欣赏者心目中所引发的。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与欣赏者的想象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审美作用。现代接受美学要求文学创作有更多的“空白”“不确定性”和“召唤性”,这是群体欣赏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现代意识的自觉,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需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以来的玄学思潮对中国古典美学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b.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使之与西方美学中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的理论不同。

c.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普遍,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融入自己的主观因素。

d.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是人类审美的共性。“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在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文学当中表现都很明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语言的贫乏导致创作时留下“空白”和“不确定性”,这在西方现代文学中非常明显,这也给欣赏者留下了更大的审美空间。

b.创作时作者必须以形象去调动人们的想象,来弥补自然语言的不足,即通过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补充词语留下的“空白”。

c.诗歌创作者应该将具体可感的生活塑造成形象,用诗的语言启发读者寻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

d.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读者可通过作者塑造的“鸡”“茅店”“月”“人”“板桥”“霜”的形象,想象出道路的艰辛、羁旅的愁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现代接受美学认为,衡量文学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b.谈论艺术的美感,离不开艺术作品的形象,但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审美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c.清代学者刘熙载认为,“写不出”的东西可以借助别的形象来表现,比如通过描写烟岚云雾来表现山的精神,通过描写花草树木来表现春的精神。

d.文章大量引用诗文名句,目的是使论述文的语言更加富有文采,使原本抽象的论述语言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有文学性。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事隋为太子洗马。

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

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

”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

”帝曰:“以汝为洗马,何不择人?”纲曰:

“臣非东宫得言者。”帝曰:“朕过矣!

”擢尚书右丞。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平京师,纲上谒,授丞相府司录参军,封新昌县公,领选举。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腾状显言,王坐免。

俄而复留,下危惴。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

“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

”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

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

”于是释歆,然犹贷诞也。

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有进鱼者,太子使脍之,唐俭、赵元楷自言其能。太子曰:

“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后太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

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

“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

”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明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太子为立碑。

节选择自《旧唐书·李纲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

b.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

c.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

d.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谒”原指求见辈分或地位高的人。这里是李纲投奔高祖的委婉说法。

b.“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文中指高祖登基。

c.“乞骸骨”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古代**告老还乡的词还有下车、致仕。

d.“谥”为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时,李纲任太子洗马,左庶子唐令则把自己混同卖唱的,唱庸俗下流的歌曲,污染人心,李纲请求皇帝追究唐令则的罪过。

b.唐高祖李渊平定长安后,李纲投奔高祖,被任命为丞相府司录参军,封新昌县公,专管选拔人才之事。

c.齐王李元吉使并州沦陷一事,让高祖大怒,于是准备在军前杀了宇文歆,经过李纲的劝说,高祖最后释放了宇文歆。

d.高祖对李纲辞去尚书一职很不满意,李纲认为高祖功业圆满,很有些居功自傲,不听他的劝说,所以不敢长期占据尚书一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腾状显言,王坐免(5分)

2)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据记载,戴叔伦任官期间,治绩斐然。

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

8.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9.试赏析诗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妙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闻所见,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

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2023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

a i2 b 输电效率为 100 c 用户的用电器的数量增多时,u3将减小。d 用户得到的电功率可能等于电厂输出的电功率。19 静置在匀强磁场中的发生衰变,生成与某种射线a。xe与a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两个半径分别为r1 r2的圆,a具有的动能为e,已知xe与a的质量分别为m m,则。a 射线a带正...

2023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

2016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 新课标 卷 文科综合地理。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地区营地分布图,读图回答1 3题。1.从地形考虑,四个营地中,最容易遭受雪崩影响的营地是 a.1号 b.2号 c.3号 d.4号。2.下列关于图中雪线叙述正确的是 a.几乎与等高线平行 b.东坡比西坡高 c.南坡比北坡高 d.主要...

2023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

2017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 新课标i卷 一 现代文阅读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人类有关 艺术 的概念,是历史地形成的。通过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我们一向认为的那些自然而然 古已有之的概念,其实是在相当晚近的时代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我们今天所具有的关于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