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a卷)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八物体的诗魂。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
”这句话何其爽直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表示画家“心灵艺术的探险史”的光荣与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关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
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然而北齐时曹国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此为中国线画受外域影响者。
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
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
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足返于纯净无欺。法国大画家安格尔说:
“素描者艺之贞也。…
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本为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光彩灿烂,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绘艺衰落,自不待言。
摘自宗白华《论素描》,有删改)
1.下列关于“素描和白描及水墨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是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和物的灵魂,轻装简从,不去关注纷华灿烂的色彩。
b.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是画家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让物象直接启示其真形,画家流露其手法与个性。
c.素描、白描及水墨法,所使用的抽象线纹,既能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和生命,更能写出画家心情的灵境。
d.素描、白描及水墨法,都是画家心灵和物象交融的产物,是油画的基础,且价值和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线画以飘逸流畅的线纹,笔畅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其祖师即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b.有“曹衣出水”美誉的北齐画家曹仲达,其线画人物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他是最初受到外域画风影响的画家。
c.唐代吴道子的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线纹动荡、自由、起象而取势,素称“吴带当风”。
d.以线示体,到宋元时已达到高峰,其时的花鸟画曲线纯净优美,花鸟体态轮廓高贵圆满,有意味很深的立体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唐代水墨渲淡画派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间接接受了印度晕染法的影响,因其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也属于素描之一种。
b.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但与西洋画素描却有历史性差别:前者追求形神互映的境界,后者注重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
c.一切造型艺术之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这源于素描之价值,及其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体现具体形神之精神。
d.中国的线捕与水墨是唐宋绘画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宋元以来,因受印度晕染法及西方素描之影响,终至衰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士辛评、郭图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遂去之-或荐嘉。太祖召见,论天下事。
太祖日:“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
“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
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租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牝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
“策新i皇盔王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之,嘉曰:
“袁绍爱此二子,莫嫡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u’’乃南征。
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
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将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日:“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
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
大破之。
选自《三国志菁华,郭嘉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欲引军还引:率颔。
b.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趣:追求。
c.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敌:敌人。
d.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济:渡河。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嘉有战略才能的一组是(3分)
太祖召见,论天下事。
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
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abcd.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是他认为袁绍只是学了周公一点皮毛,诡计多端而做事抓不住要害,喜欢谋划而缺乏决断,想与他拯救天下大难,太难了。
b.孙策准备乘曹操官渡作战时袭击曹操后方的许昌。郭嘉判断孙策树敌众多而又为人轻敌,缺少戒备,一定死在刺客手里。孙策果然被许贡的宾客刺死。
c.郭嘉善于分析敌人内部矛盾。大破袁绍之后,他分析袁绍由于爱这两个儿子,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所以必定发生内讧。曹操静观其变,很快就平定了邺。
d.曹操准备远征袁尚及三郡乌丸,部下大都担心刘备袭击许昌。郭嘉分析了刘表和刘备之间的矛盾,认为即使倾全国的兵力远征,也用不着忧虑。果如其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2)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宪成8~9题。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王恽(元)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8.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情趣?(5分)
9.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约朋友读《离骚》,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国破山河在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2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3)呜呼非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
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请在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内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宿州市2023年第二学期第二次五校联考高一地理试题
宿州市2010 2011年第二学期第二次五校联考。高一地理试题。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两大项,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制卷 灵璧中学高一地理组。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下表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据此回答1 2题。1.据材料,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人口基数...
邵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邵阳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时量 150分钟分值 150分。命题人 邓忠萍黎方云杨能荣杨更祥。2011年3月4日星期五命题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包扎 z 土坑 k ng 眩 xu n 耀武力改弦 xu n 更张。b...
2023年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
2012年秋季12月联考。化学试卷。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 16 c 12 ca 40 cu 64 1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填在答案栏内。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的干馏 b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