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班级___姓名___座号___评分___
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1分)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2分)
3)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朋友话别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2分)
4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
5)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广故数言欲亡。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玉盘珍羞直万钱。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人生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计得失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ào’àn( )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深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人生需要的是德行的mùyù( 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o’ànmùy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波浪线的语句,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2分)
5.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的两个。(3分)
扬鞭策马倔强海阔天空坚韧。
按要求完成6~8题。
广州举办第16届亚运会,学校拟选派lo名同学参加滨海市中学生拉拉队,届时到亚运会赛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假设你参加拉拉队队员的竞选,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6.请你为拉拉队设计一个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口号,要求朗朗上口,富有鼓动性。(2分)
7.拉拉队队员的竞选大会上,选手有一分钟时间亮相并作发言。请你准备一段简短的发言,要突出自己胜任拉拉队队员的优势,争取评委和与会同学的支持。(3分)
8.拉拉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请你提出两项建议。(2分)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题。
一)(8分)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四字词语填空)(4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二)(11分)
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
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
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
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旦盟查叠盛翌邀:。擅堡丝盎。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2.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13.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4分)
1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1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3分)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一 积累与运用 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宇的字音 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箫条 xi o 蛊惑 g 弄巧成拙 zhu 暗然失色 n b 叱咤 zh 震慑 sh 容光涣发 hu n 顶礼膜拜 m c 采撷 xi 窈窕 ti o 老谋深算 m u 冥思暇...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综合运用。1.按要求默写句子 10分 叶底黄鹂一两声。古诗词中将抽象的愁绪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诗句很多,请你默写出其中的两句 词语中的运用典故,使得诗词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范仲淹的诗句渔家傲愁思 借 勒石燕然 的典故传达出边...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
二一四年秋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喑 y n 哑破绽 z n 断璧残垣 yu n 不屑 xi 置辩。b.惬 qi 意分泌 b 戛 g 然而止屏 b ng 气凝神。c.戳 ch 破蓬蒿 h o 脍 ku i 炙人口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