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发布 2022-09-14 01:18:28 阅读 5817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四个基本理念,更坚定了我自己的专业信念,从我做起,做一个勤勤恳恳永不停歇的学习者。

然而在这四个理念中,我觉得“师德为先”还是最重要的!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作为一名教师,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他只能在这样大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他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我从事地理教学已经十几个年头,从这么多年的经验中我感觉到一个地理教师只有热爱地理教学,才会产生努力工作战胜困难的动力。只有热爱地理教学自己才会以强烈的事业感来对待地理教学工作,将平凡的课堂教学与未来的事业联系起来;只有热爱地理教学才会自觉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索质,以自己的高尚的师德,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只有认真对待地理教学,改进地理教学,才会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努力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课之后感到“学而有获”、“到处有用”,使学生喜欢地理课,爱上地理课。

这是师德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其实师德这个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不能做到爱孩子,他又有何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呢?虽说自己和别的优秀教师有差距,但是我其实也在践行着“师德为先“的理念,时刻以 "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 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中国的传统教育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观,致使教师高高在上,以知识权威的姿态居高临下去审视学生,训导学生: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这不利于学生潜力的挖掘和智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键康发展,因此,地理敦师要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或朋友,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围绕教师转,在今天已极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素质教育推进的障碍。我们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从育人的高度关注学生和强调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辅导学生、评价学生时要从多角度关心学生,使学生的发展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新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要认真践行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

地理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材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例如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中海洋与陆地各占的百分比,可以在课堂上演示活动得到认识,活动可以这样完成:

教师转动地球仪,一名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指触摸地球仪,一共10次,统计触摸地球仪上陆地与海洋次数,陆地大约3次,海洋大约7次,演示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触摸海洋次数多,陆地触摸次数少?于是得出结论:

海洋与陆地面积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在实践中得到快乐。

通过学习《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我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每个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积极**地理奥秘,形成持续的地理兴趣,增强学好地理的信心。

2、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地理的重要性。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 “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地理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地理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这半年多来,我认真学习和研读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对师德、师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感受。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首先,我认为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而师德的核心结构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这三方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热爱我们的学生,具有长期而远大的职业理想,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比如,我在平时上课时,从不迟到早退,也从不拿手机,就连看时间也是用手表,这样,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有一次,一位学生迟到了,没等我说他,他就很羞愧地低下了头,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迟到了;还有一次上课学生手机响了,教室一片哗然,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说是看时间,不小心弄响了,并承诺说我以后再也不带手机了。通过这两件小事,我感到了教师言行的示范力和影响力,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让学生效仿并规范其自身的言行。

其次,我认为师能是你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通才型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精湛高超的专业水平与本领,健全、向上的心里素质与良好的行为方式等方面。

地理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它包含的知识面很广,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吸取新鲜的血液,才能给予学生更多,让学生收获更多。比如,在备课时,我要查阅很多资料,尽可能把更新鲜,更有趣,更能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资料呈现出来,让学生便于理解,消化和掌握,并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有用,有趣,有所得。

此外,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教师的微笑和教师的习惯。 微笑给人温暖的世界,习惯决定你我的距离。 我们作为教师,应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感染和影响学生。

再次,谈谈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的心得。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的社会,学习型的社会,知识更新步伐日益加快。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个人收集了温度哦精品文档供大家学习。专业收集精品文档。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中学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主要内容 一 背景与作用 二 性质与理念 三 内容与要求。一 背景与作用 一 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学习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的心得体会。暖泉学校 中学部 李慧。通过近段时间的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的学习,明确了有教育知识 学科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自身专业的提升方向和标准,能够做到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我觉得这些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的教学,从理论上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知识的维度包括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就是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相应的教育。它为我们组织实施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 一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掌握班集体建设的管理和策略方法 三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四了解中学生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形成过程及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