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发布 2022-09-14 01:27:28 阅读 1202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网上信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已经颁布,(未见正式文件)较之先前发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国教育报2011-12-12),由61条增加到63条。即14.尊重和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几套题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五)教育知识。

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2.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九)教学设计。

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2.通过启发式、**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几套题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个人收集了温度哦精品文档供大家学习。专业收集精品文档。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中学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主要内容 一 背景与作用 二 性质与理念 三 内容与要求。一 背景与作用 一 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学习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的心得体会。暖泉学校 中学部 李慧。通过近段时间的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的学习,明确了有教育知识 学科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自身专业的提升方向和标准,能够做到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我觉得这些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的教学,从理论上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知识的维度包括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就是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相应的教育。它为我们组织实施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 一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掌握班集体建设的管理和策略方法 三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四了解中学生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形成过程及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