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发布 2022-09-13 19:40:28 阅读 545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的高速增长,社会竞争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等等,终生教育、终身学习的普及化已成为现实,中小学教育也必须注重培养学生 “可持续发展” 的能力。就中学教学而言,应把 “让学生爱学、会学” 当作中学教学的目标符合时代对素质教育要求的高境界追求。

正如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的序言中所述:“ 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所以大家一致同意:

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与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1、与时俱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需要。

2、不甘落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

3、勇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4、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过程。

了解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步。

1、关于 “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十问。

我现在有没有“一桶水”?

若干年前的“一桶水”,现在还剩下多少?

我现在的“一桶水”,水质到底怎样?

我现在的“一桶水”,是否能倒满学生的“一杯水”?

学生的“一杯水”,非得全部由老师来倒给他吗?

不同学生的“一杯水”,其水量和水质是一样的吗?

我教给学生“汲水”的本领了吗?

我自己有没有不断地“汲水”?

我自己的“汲水”速度和质量到底如何?

我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也能“汲到水”吗?

2、关于“师生关系”的八问。

你对不同的学生都能一视同仁吗?

学生对你的态度怎样?(畏惧、敬而远之、若即若离、亲近)

教学中,师生间的对话经常吗?

教学中,特别是研究课的实施中,学生与你的配合程度如何?

课外,有多少学生来向你请教?

课外,学生来向你请教时,你有足够的耐心吗?

课外,你能与学生经常谈心吗?

课外,有多少学生能向你倾诉内心话语?

3、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十二问。

你对教学的内容能烂熟于心吗?

你有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结构图和各章的知识结构框架图吗?

你了解了几种教学方法?

你经常运用了哪几种教学方法?

对你的教学,有反思的习惯吗?曾总结出哪些成功经验?

你是怎样备课的?备课的顺序怎样?

你是怎样理解三维目标的?备课中又是怎样确定和落实的?

你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创设”的?

你在教学中如何重视“**、实验”的?

你在教学中如何安排“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

你在教学中如何安排作业、批改、订正和反馈分析的?

学生、同行和领导对你教学水平的评价是怎样的?

4、关于“学法指导”的十问。

你认为自己为学生答疑的水平如何?

在教学实践中,你能事先给学生“学案”吗?你的“学案”是怎样的?

在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指导学生“读书”的?

在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指导学生“观察”的?

在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指导学生“**”的?

在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指导学生“实验”的?

在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指导学生“互动”的?

在教学实践中,你是怎样安排“学法指导”的?

你能够有自己的“学法指导”分步或分层指导的方案吗?

你能够对学生个体提出具体的适合的学法要求来吗?

学习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步。

学习是吸取营养的最便捷途径,思考是不断深化的最常用手段。

献身教育的内涵在提升,科学求真的价值在发展,教育创新的要求在深化。

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引导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应当在教育教学试验中,逐步深化与完善。

1、 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秉承民主精神,强调教育平等,保证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顺应终身学习要求,调整课程目标。

在课程政策和管理上,注重统一与多样相结合。

课程改革推进重视可行性和系统性。

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更新课程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改革评价制度,注重质性评价方式。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反思,提高师资力量。

2、 学习课改的新理念。

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在课程价值追求上在课程内容上。

在课程结构上在课程实施中和谐、内涵、多元发展的基本点。

3、 熟悉课程标准。

课程定位中学教育的主要功能——求知功能、应用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

主要理念及其改革要点:

一个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

两个关注: 关注经历、关注终身发展。

三类课程: 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

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大理论: 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文本对话、有效教学。

六个性: 基础性、实践性、自主性、**性、应用性、综合性。

七大观: 人才观 (精英→素质). 目标观 (一维→三维) 课程观 (计划→经验).

教材观 (法典→范例) 教学观 (传授→引导). 学习观 (接受→获取。

4、善于从各个渠道获取**营养。

要养成 “从多种**中获取**营养” 的习惯。

要养成 “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勇于应用” 的习惯。

要养成 “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寻求解答——自我提升” 的习惯。

要养成 “善于从学生的困惑中提升自我” 的习惯。

要善于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升自我。

5、不断向同行学习。

切实认识到“教无定法”、“各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学习中能发现他人的不足、错误和可商榷处,就是一大学习成果。

积极投入到各类对自己教学有用的“头脑风暴”活动中去。

积极参加有利于自己教学的“讲座”、“交流”、“研讨”等活动中去。

积极建立适合自我的“头脑风暴”小组,并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实践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三步。

实践是提升发展的最可靠保证,反思是快速进步的最有效方式。

新的教学理念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是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新的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学生的学,应体现自主学习、**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应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1.1 一个完整教案包括那几个方面。

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流程及其说明教案(包括小结、作业与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 优秀教案的内涵追求。

目标设计的合理性与达成度逻辑设计的和谐性与启迪度。

思维设计的可行性与活动度情景设计的适切性与增效度。

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与获得度。

1.3 三维目标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中,先定知识与技能的细化目标;再根据所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来制定通过什么过程与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里要认真考虑情景设置的点和度,**过程的逻辑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观察或讨论的具体要求,实验的进行步骤安排,互动、交流的要求、题目和方法等;最后就教学过程的特点提出具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在三维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升华。

2、高效上好每一节课。

2.1 优质课的共性。

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有高质量的整体设计。

实验与**设计有亮点能成功进行思维引导。

2.2 好课的标准。

教学理念——先进性教学目标——科学性教学方法——适切性。

教学过程——和谐性教学对象——主体性教学效益——全面性。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有待改进课堂教学负担有待减轻。

**活动设计有待完善教师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对于导学研究有待深入。

3、努力追求“精、活、实”和“乐、快、好”

3.1 这里的“精、活、实”指的是教师的教学。

教学内容要“精选、精炼、经典”

教学方式要“灵活、活跃、互动”

教学效果要“实在、扎实、有用”

3.2 要做到“精、活、实”,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的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度。

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适切度。

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共振度。

生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竞争度。

学生在学习中的六官运用度(六官指:眼、耳、口、手、脑、心)

3.3 这里的“乐、快、好”指的是学生的学习。

学生要学得“有趣、有序、快乐”

学生要做到“快析、快解、快结”

学生要追求“少错、不错、高质”

3.4 要学得“乐、快、好”,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的各种手段。

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勤于交流、乐于展现”的好风气。

教学中要追求“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情趣。

4、要 “ 勤于反思、善于总结、乐于实践、勇于超越 ”

“勤于反思”指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在不断反思中不断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准,使自己的教学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寻

向着明亮那方。横峰一小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探寻。教师专业成长,指的是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 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教师的培训 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要推动课程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务必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何架设教...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读后感。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一书描述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一番。这本书记录的是30位教师借助网络成长 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 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 交流 进步。...

教师专业成长主要途径

一 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涵师专业成长的方向。教师专业成长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教育工作的正确理解,在实践中探询和回答教育是什么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及教师工作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及专业精神。2.基于广泛学习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