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 b.干冰吸热升华 c.
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 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6.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凝华(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凝华的知识。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我们看不见,但是在0 ℃以下放出热量后变成固态的冰晶,就是我们看到的霜、雪或者冰花了。
7.(2014·河南)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人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解析:当微微加热锥形瓶中的固态碘时,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当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会看到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8.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解析:只有在气温下降到很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放出热量而凝华形成霜,所以说“霜前冷”;下雪后,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说“雪后寒”。
三、简答题(5分)
9.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产生的;“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冒汗”是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
解析:“粉”是固体,它是由冰箱内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到0 ℃以下,直接凝华为固体而形成的;“白气”是小液滴,它是由空气中的较高温度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雪糕放热液化而成的;“冒汗”也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壁放热而液化成小水滴的。
四、实验**题(8分)
10.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水蒸气有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
1)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的?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凝结成霜与当时的环境温度有关。
2)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取两个透明的玻璃瓶,内装适量的温水,用瓶塞封住瓶口,分别放入事先调节好的两个透明的冰柜中,将一个冷冻室内的温度调整到低于0 ℃,一个稍高于0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冰柜内玻璃瓶内壁的变化,哪个出现霜,哪个出现小液滴,如果在温度低于0 ℃的冰柜中的玻璃内壁出现霜,在高于0 ℃的冰柜中内壁出现露珠,则说明猜想是正确的。
解析:露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而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它们都是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形成,而霜是水的固态形式,水要成冰温度必然在0 ℃以下,而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只要温度降低即可形成,故可考虑,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由外界的环境温度决定,在外界温度降低到0 ℃以下时,可形成霜,在0 ℃以上形成的是露。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十二。简单机械。一 选择题。1.2017 扬州一模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 abcd.解析 选c。本题考查杠杆的分类。核桃夹 手推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
课时提升作业 七十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 七十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45分钟 10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6分,共36分 1.2015 南平模拟 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则e x a.0.4b...
高三物理课时作业九十二
综合训练 班级姓名 一 单选题。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b 若以河岸为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船上行走的人可能是静止的。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d 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指的是下课的时刻。2 如图所示,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