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学导论平时作业

发布 2022-08-27 17:44:28 阅读 3765

第4——6章)

一、简答题。

1.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

答:(1)学生的诊断师。

2)学习的指导者。

3)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

4)评价者与激励者。

5)学生的管理者。

6)研究者。

7)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

8)真善美的追求者(或不断进取的人)

2.道德素养对于一个现代教师的作用有哪些?

答:一、对教育对象的示范作用。

一)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和仿效。

二)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凝聚、调节作用。

一)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二)形成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三)调节教师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一)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中发扬光大。

二)教师的道德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自身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一)增强对社会负面影响的免疫力。

二)有效调节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二、论述题。

1.请描述并分析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

答: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在既定的环境条件下,在不断学习、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提供的机遇、条件、优势和资源,不断提高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进而不断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由小成到大成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确立奋斗目标,不断反馈调整,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

这就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

一、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教师成长最核心的动力系统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态度。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具体表现在:

一是看重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选择教师职业并坚定不移;二是在教育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力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形成敬业精神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源自于学习阶段所受的影响,发展于工作阶段的体验。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有三种模式:第一种,社会需要——教育报国模式。

第二种,教师和教育学科影响——对教育和儿童的兴趣模式。第三种,生活压力——为了生计从教模式。但随后就产生了对教育的感情。

工作中的成就感最能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对教育职业意义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认同。

骨干教师有比较强烈的成功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素质结构调整的过程。

教师的成长取决于其素质的发展变化。这个过程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 他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的过程。

第二,素质的特点对于实践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第三,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其素质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一般来说,人的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依靠四个方面的因素: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所受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把骨干教师的实践活动划分为三种,即学习、教学实践、创造。

骨干教师的成长,贵在“不断”二字。

对骨干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创新。

四、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

一)家庭环境和所受教育是教师成长的沃土。

二)学校工作条件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

融洽的人际关系,足够的物质条件,丰富的信息刺激,宽松的制度保证,是教师有效成长的重要条件。

学校中的冲突也推动发展。

学校的环境及其具体的情境,在决定我们成为谁和我们作为人和专业人员如何行为中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中,社会背景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环境变量。从文化学的角度说,学校的文化氛围可能支持或阻碍教师成长。

三)社会背景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首先是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其次,和社区的文化环境和学术组织有关。

另一个影响教师的背景变量是教育政策环境。

四)机遇因素。

根据李凤祥对优秀教师的调查,65%的优秀教师认为机遇仅次于自身素质,27%的人认为有时机遇与自身素质同等重要。优秀教师成长的主要机遇是:58%靠参加作课竞赛,24%靠参加学术活动,6%靠评先进,13%是自己默默无闻工作而靠领导和专家的发现与推荐。

五、不断由目标到反馈的自我监控过程。

自我监控就是某一客观事物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进行的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教师的成长,源于他们非常重视目标的确定。骨干教师确定的目标有这样几种:一是提出自己的教育理想,把自己的教育理想的实现作为奋斗目标。

二是明确优秀教师的素质特征,把它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三是根据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需要,提出教育创造或改革的课题,把改革和研究的具体课题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他们确定目标的基础,是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教师的成长,还在于他们非常重视反馈调节环节。

2.请归纳并简单分析一下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内容结构。

答:一、依法执教。

一)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的重要思想。

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三)认真学法,严格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认真教书,精心育人。

三)崇尚科学,宣传科学。

三、热爱学生。

一)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对待学生。

四、严谨治学。

一)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勇于改革创新。

五、团结协作。

一)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协作。

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三)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

六、尊重家长。

一)遵循与家长交往合作的原则。

二)改进与家长交往合作过程中的态度、方式。

三)正确正理与家长的矛盾。

七、廉洁从教。

一)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二)正确处理学生的礼物。

八、为人师表。

一)塑造文明的教师形象。

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三、分析题。

让学生敢说“不懂”

有这样一节课,教师讲完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都弄懂了吗?”“都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

“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个但很快又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他温和地说“你**不懂,没关系,大声讲出来。

”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学生大声讲,一边过去俯下身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最后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要表扬××同学,他敢说真话,不懂就问。

这是很了不起的,以后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不懂就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请谈谈一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答:1.现代教师应当树立这样的学生观: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进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该事例中,说不懂的学生虽然只有一个,但老师还是又讲了一遍,说明这位老师能面向全体,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怀每一个学生;老师的“温和”、“鼓励”、“俯下身”听、“耐心”地又讲,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新的教师观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观察者与帮助者。教师是观察者,指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

该事例中,稍稍伸了一下但很快又缩了回去的手,能被老师发现,这种“细心”正说明了这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的深入细致的观察。老师是帮助者,指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排除思维障碍,尤其帮助学业上的“暂时落后生”,以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该事例中,老师对不懂的问题又讲了一遍,并在全班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进行表扬,老师是学生学习帮助者的教师观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现代教师学导论平时作业

第7 8章 一 简答题。1 教育性知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 1 对 三维 教育目标的理解。2 对 学习 本质的认识。3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2 为什么说 调研学生 了解学生 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答 教学基本功的最大变化是立场的变化。现在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这就...

现代教师学导论》平时作业 二

第二单元 第4 7章 一 填空。年8月7日颁布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的要点为 2 与教师道德素养相关的四大问题是 对待的道德问题 对待的道德问题 对待的道德问题 对待的道德问题 3 教师对待自己工作的最核心的道德素养是。4 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5 教师良心区别于教师责任的明显特征...

现代教师学导论作业二 第四

四 五章 一 填空题。年8月7日颁布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的要点为 1 2 爱岗敬业 3 热爱学生 4 严谨治学 5 团结协作 6 尊重家长 7 廉洁从教 8 2 与教师道德素养相关的四大问题是 对待工作的道德问题 对待同行的道德问题 对待 的道德问题 对待 的道德问题。3 教师对待自己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