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环境布置设计

发布 2022-08-23 02:07:28 阅读 2882

作业场所布置设计包括生产区的布置设计、车间的布置设计和作业布置空间(或作业岗位)的设计。各部分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遵循上述布置原则的同时,还应根据各部分特点不同综合考虑。

1.厂区的选址要求。

厂址布设要考虑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要求,应综合考虑生产、污染特点及区域的水文地质、气象和当地布局情况。厂区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有严重污染和危害的厂区应远离城区内和居民区,三废排放要符合要求、不危害周围。

除了要考虑本厂区不对周围产生污染和危害以外,同时,还应考虑周围是否存在威胁本厂区的不安全因素。在实际安全管理中,应注意周围不安全因素对本厂区的威胁,对周围存在可能威胁到本单位安全的施工单位、存在火灾、**或其他危险的单位,应及时加以协调,督促这些单位尽快消除不安全因素。2.生产区布置设计。

生产区的布置首先应从整个生产的工艺流程来考虑,布置必须适宜生产程序和物料流程,应做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转运路线短、运输安全。其次,应考虑安全与卫生的要求,做到全面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蒸气、烟、雾、粉尘、臭气、噪音、震动、超声波和无线电磁波、静电及电离辐射的车间,应避免对其他车间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仓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火、防爆等保障安全的措施。可燃材料和有毒材料应采取防护墙或防火墙,隔间存放。通往仓库的交通路线必须畅通和良好,以便发生事故时的应急需要。

管线敷设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以及防火、防爆要求,应尽量采取直线少弯,平行道路中心线和建筑物走向,专用线路应沿管网较稀地带布置或有专用管道通行线。遇火燃烧、**的原材料、设备和产品的上方,均不得架设架空管线。3.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布置首先应根据生产流程特点与要求,将整个车间进行功能分区。考虑控制装置的合理布局,将使用频率高的控制装置布置在最适于作业的区域,并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它们相互之间尽量安排得近一些,形成一个流畅的作业线路。根据设备本身的特点(功能、形状、色彩、数量和使用情况等),尽量把功能相同和相互联系的设备组合在一起,做到机器设备布局合理,以利于操作、监视和管理。

功能分区后,应进行作业空间定位。根据作业特点不同,一个车间可能有多个作业空间,每一个作业空间的大致范围、地点都应确定下来。在进行作业空间定位时,应注意:

(1)充分考虑作业者的行动空间。

在作业空间中,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是为了实现作业目的或作业者自身活动的目的。从观察实际的作业情况可知,在实现作业目的的动作中,往往要加进一些作业者自主目的的行动,如离开工作位置及移动等。因此需要比作业空间更宽敞些,使每个生产岗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对于多人集体作业应考虑协同作业空间。

实际作业中,常常不是一个人单独作业,而是由多人组成的集体作业。他们在按照自身的任务独自进行作业的同时,还彼此交流信息,相互协作。这种集体作业的空间,并非单个人和物形成空间的简单迭加,必须考虑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协同作业的需要。

保证工人之间联系方便。(3)考虑预留空间。

生产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留空间范围在生产中也是动态的。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堆放空间,车间内运输设备的移动空间等。因此,布置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

作业空间定位一旦确定,就可进行其他布置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材料、物品的搬运路线布局,包括人行走路线,搬运车行走路线的布局。(2)各种管线的布设,包括动力线、照明线、水管、蒸汽管、气体或液体原料管等。

(3)危险点位防护栏或安全装置的布置设计。包括消防设施的布置。(4)车间各种标志的布设,包括通道标志、危险标志等。

所述车间布置设计涉及因素较多,要统一考虑,全面权衡。因此,设计时很难一步到位,经常需要进行反复修改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车间布置。4.作业空间布置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作业空间布置和工作台、桌及座椅的设计。要设计出合理的作业空间,就应按照人的操作要求,对机器、设备、工具合理地进行空间布置,并合理地安排机器、设备上的控制器、显示器和零部件的位置。

给操作者创造安全、舒适的作业条件。(1)总体布置原则。

作业岗位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操作者的操作效率和舒适程度。在进行总体布置时,可按以下原则来布置。

把使用频率高和最重要的设备、操纵控制器及显示装置布置在最佳作业范围内(最显眼和最易触及的地方),以便于操作者观察和操作;

依据操作的顺序进行布置,保证整个作业不空运,不倒流,有条不紊地进行;

符合人的生理和运动特性,做到人的手臂或脚活动的路线最短,最舒适,并能准确地进行操作,使人工作起来既高效又不易疲劳;

**货流的交通组织既通畅又安全。

2)操纵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布置。

作业岗位很少只有单个仪表或单个操纵控制器,而是由一定数量的仪表和操纵控制器组成控制显示装置。因此,应按以下方法来布置。

选择最佳认读区域和配置方法布置显示器,以提高认读效果,减少巡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②操纵控制器布置的位置除应遵守时间顺序,功能顺序,使用频率、重要性及运动方向原则之外,还应考虑各种控制器本身操作特点,将其布置在该种控制的最佳操作区域之内。如颜色编码控制器应布置在最佳视觉域之内。

此外,联系较多的控制器应尽量互相靠近,排列和位置应符合其操作程序和逻辑关系。控制器之间的间隔要合理,间隔过小虽安排紧凑,观察方便,但误操作率明显增加。

显示器与操纵控制器的布置应符合相容性。大多数人对于刺激与反应的性质和相互关系都有某种期待和观念,因此,应使显示器与操纵控制器布置与人的这种特性相容性。包括:

概念相容:人们把绿色(如交通路灯)与安全、无危险相联系。在显示器与控制器安置时应注意概念相容性。

运动相容:人们惯于用顺时针转动来开启电气设备,使它增加能量、响度等;人们惯于用反时针转动使水龙头的水流出,也惯于用顺时针方向转动方向盘使车向右拐。在显示器与控制器安置时应注意与人们运动习惯相容。

空间或位置相容:如果把控制器与显示器按具有同样相关位置的元件归并在一起分组安置,则可使操作时动作快,差错少、效率高。

避免操作对显示的干扰。这种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在操纵控制器时肢体遮挡了某些显示器,特别是有些控制器使用频率较高,或一次使用时间较长时,用肢体遮挡了操纵员自己的视线,会漏掉某些信息而造成事故。

第二,显示器受控制器的照明灯光干扰,特别是操纵过程中,手臂灯影的不断变化影响显示效果。克服的方法:一方面是要很好安排较柔和的照明,以减少灯影;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灯光照明的角度,尽量不让照明灯光直射到仪表区,以免把身手的影子打在仪表板上。

⑤各种控制器应彼此在形状、大小或颜色上有所区别,以免操作错误。(3)防止误操作设计。

即使控制器的间隔和位置都布置得合适,也还有发生误操作的可能。因此,对于重要的操纵控制器为避免发生误操作,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将按钮或旋钮设置在凹入的底座之中,或加装栏杆等。

使操作手在越过此控制器时,手的运动方向与该控制器的运动方向不一致,例如,如果操作时手是以铅直方向越过某杠杆,这时可以将此杠杆的动作方向设计成水平的,即使无意中被经过的手碰到也不会产生误动作。

在控制器上加盖或加锁。

按固定顺序操作的控制器,可以设计成联锁的形式,使之必须依次操作才能动作。⑤增加操作阻力,使较小外力不起作用。

4)工作岗位设计。

材料、工具、操作台等设置部位便于拿放和操作;

设计制作合适的工具或固定器具代替手工操作;

工作台高度应能调整,以适应操作者的身高,避免过早疲劳;④坐椅设计要合理,高矮、宽窄及靠背角度应考虑人体工程;

指示灯及开关应按规定着色;⑥说明标签的字体应易读,位置应准确;

按坐、坐—站、站的顺序考虑人的作业姿势。力求使人能以坐姿操作;⑧保证适当的机器间距和足够宽度的作业通道。

作业环境布置原则

环境健康与安全。1 作业空间与作业场所。作业空间就是人进行作业所需的活动空间以及机器 设备 工具所需空间的总和。人在各种情况下劳动都需要有一个足够的 安全 舒适 操作方便的空间。这个作业空间的大小 形状与工作方式 操作姿势 持续时间 工作过程 工作用具 显示器与控制器的布置 防护方式及工作服装等因素...

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设计包括作业内容 作业的形式 作业的评价三个方面。它与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今天该设计什么作业,又该怎么向学生说明作业的要求呢?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在作业设计方面的行为。现将自己在这方面的收获总结...

作业布置和设计

关岭民族高级中学周正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对教学流程各环节的监控。其中,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是教学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不断改进教学的必要环节 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