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教案

发布 2022-08-18 11:12:28 阅读 3284

隆盛镇中小学校。

备课札记。学校隆盛二中

学科物理 年级/班级九年级

执教颜勇 2024年9月---2024年1月。

2024年秋季期教学计划。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重点:纳米及其相关应用。

难点:纳米及其相关应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课本图10.l-l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

课本图10.1-2是让学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反过来结合课本图10.1-1,银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多的星系团之中。

这样的关系进一步衬托出了宇宙的巨大。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想想议议。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分子。

举例说明理解分子概念:以分割糖粒为例。开始的分割会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即,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课本图10.1-4展示了电子显微镜下金分子(单原子)的**。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想想议议: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

蜡烛熔化后再凝固成固态的蜡,钢水变成钢锭,电路焊接时使用的焊锡等。都说明该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

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著变大,研究结果表明:水在汽化时,体积增大约1700倍;乙醚汽化时,体积增大约250倍。

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这时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也发生改变。

结合课本图10.1-6,分析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不同的物理性质。

1.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一样。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就好比学生在操场上玩,他们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四处奔跑。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二)原子结构。

继续举出前面分割糖的例子。倘若分割到分子尺度时,这样的微小粒子仍是糖,因为它还保持着糖的性质。如果再分下去,得到的就不再是糖。

即,分子再被分割,得到的就是原子,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图示给出了原子结构模型图。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种原子组成,也有的只由一种原子组成。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课本图10.1-2)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课本图.1-9)。

接着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尺度,原子非常小,研究表明:原子的半径大约为m,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小灰尘,其中也包含了大约个原子!

三)让学生阅读:科学世界纳米科学技术。

长度单位:纳米(nm)

1nm=10-9m

三.小结。四.巩固练习。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

第二节质量。

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点:天平的使用。

难点:天平的使用。

教学过程:课前小测:

1、物质由组成,原子由更小的组成。

2、宇宙都是由组成。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质量。1)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

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符号:m)

二)质量的单位。

1)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质量国际单位:千克( kg)

质量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请学生观察课本**“一些物体的质量”。读出“大头针的质量、新生儿的质量、鲸的质量”。

三)质量的测量——天平。

1)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10.2—2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调一步,学生跟着调一步。

教师指出: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10页天平的使用方法。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

板书:天平的使用)

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①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②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③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④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4、学生活动:完成课本11页想想做做。

教师小结:(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三.小结。四.巩固练习。

五.布置作业:完成对应同步练习。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密度。

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密度。

难点:密度。

教学过程:课前小测:

1、中国赠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的质量是1.6t,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其资粮、质量将 ,一杯水全部结成冰后,它的质量密度质量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被压缩后,它的密度。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活动:想想做做。

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

学生对称量的结果会认识到,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质在这方面性质上的差异。

二.新课教学。

一)**: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通过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

推测: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质量是否也会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呢。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说课。步入九年级,学生对物理知识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他们渴望更加深入地研究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课本从第十章开始介绍 多彩的物质世界 从宏观走向微观又从微观走向宏观是本节的主体脉络 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宽阔无垠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宽阔无垠的宇宙中认识...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1 2 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2 了解声音传播的速度,空气中20 时的声速。3 解回声的概念。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能力目标 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一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构成的。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热运动 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