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发布 2022-07-31 13:40:28 阅读 9330

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热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竞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

合作**。**点一物质的构成。

提出问题出示玻璃杯,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

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物质的变化情况、无限度的分下去时出现的情景。

归纳总结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点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活动一。演示一:教师打开一盛有香水的香水瓶,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

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归纳总结: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交流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能否举出几个例子?

活动二。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

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考: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说明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拓宽延伸:结合演示实验,阐述出课本p3的13.1-3说明的问题。实验中如果将水在硫酸铜溶液的下面,是否能够影响实验效果?

活动三。提出问题:固体分子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举例。

归纳总结:1)说明了气体、液体、固体在相互接触后,都能彼此进入到对方内部,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

2)扩散快慢的因素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

3)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时刻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问题1: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但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

演示实验4: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教师在下面逐个加挂钩码,挂很多个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实验5 拿出准备好的注射器,拧下针头,拉开活塞,用大拇指堵住针头的一端,用力压活塞,有什么感觉?将活塞中的空气换成水,再做一做,有什么感觉?

归纳总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教学反思。本节是学生在学完宏观物体的有关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为主,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为辅组织教学。

本节需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比较抽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以“提出问题──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2节内能。

教学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的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的一些实例。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知道做功和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过程。导入。

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原来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能量**于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那么,什么是内能?从而引入新课。

合作**。**点一内能。

活动1:出示挂图:展示运动员头顶足球**和分子运**片(如图所示)。

活动2:两乒乓球与弹簧模拟两分子作用力。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两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类比机械能定义,得出内能的定义及单位。

总结: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活动3: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理解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总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确定的物体,分子总数是固定的,其内能大小由温度和体积决定;如果物体不确定,那么其内能大小由质量、温度、体积、种类来决定。

**点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活动1:让学生相互搓手,说一下感觉。

活动2:如图所示,让一生来回弯折铁丝,感觉一下弯折处的温度变化。

总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活动3:演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

活动4:让一学生吹气球,吹大了的气球没握住,它叫啸着飞跑了!捡起时气球会发现它的嘴部温度。

变低。总结: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小。

活动5:学生交流、讨论,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点三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活动1:出示课件,分析下列内能改变的方式是否是做功?它们使物体温度升高时的特点怎样?

归纳总结:1)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时,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

2)条件:存在温度差。

3)最终结果:直到温度相同。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点四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分。

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分析课件中改变内能的方式。

学生交流得出答案:甲、乙、丙三图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丁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归纳总结:区分做功和热传递时主要是在改变内能上的条件来进行区分。做功来改变内能的主要方式是压缩体积、摩擦、敲打、弯折等;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主要是温度引起的内能的转移。

活动2:出示课件,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如图)有何不同.

归纳总结: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活动3:出示课件,让学生交流、分析。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前夕,主办方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取得火种,并点燃火炬.请你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钻木取火的过程.

归纳总结:钻木取火的过程是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燃料的燃点而被点燃,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点五内能概念和做功和改变物体内能的等效性。

活动1:一根滚烫的铁棒拿来,一定是在火中刚刚燃烧过。让学生交流、讨论这个判断正确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得出答案:不正确,还有可能做功改变的。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活动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你是怎样理解等效的呢?请你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即做的功与传递的热量相等时,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是相等的;如:

对物体做100j的功,物体内能增加100j,对物体传递100j的热量,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也是100j.

活动3:内能的概念是同学们理解上的难点内能,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列的问题: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

归纳总结: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气体内能中分子势能变化;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发生变化,所以气体内能中分子动能变大;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运动加剧,金属块内能中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变化.

**点六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温度、 内能、热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2.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含有""有"或"没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说课。步入九年级,学生对物理知识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他们渴望更加深入地研究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课本从第十章开始介绍 多彩的物质世界 从宏观走向微观又从微观走向宏观是本节的主体脉络 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宽阔无垠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宽阔无垠的宇宙中认识...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1 2 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2 了解声音传播的速度,空气中20 时的声速。3 解回声的概念。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能力目标 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一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备课本。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班级 教师 日期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2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3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 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二 过程与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