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

发布 2022-08-16 15:08:28 阅读 7264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动。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陈胜年轻时“与人佣耕”,当时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从“怅恨久之”可以看出,他是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因此才对众佣者说:“苟富贵,无相忘。

”当众佣者表示不理解时,他又进一步说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到来后再施展自己的才能罢了。

这样的时机果然到来了。“(秦)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环境。

二世是靠赵高搞阴谋上台的,执政还不满一年,最高统治集团当中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戍卒屯驻的地点大泽乡距秦首都咸阳较远,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易于突破;而因遇雨失期,已被置于死地的九百戍卒,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自己抱负的绝好时机,于是跟吴广商量,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他也估计到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有价值的,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

作者着重表现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

九年级上册语文 陈涉世家教案

学科。知识教能力学过程目方法标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 语文课题21 陈涉世家课型新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三 合作交流,疏通文意。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二课时。的农民起义 大泽乡暴动。教...

九年级上册语文 21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教学目的 一 熟悉课文,疏通文意。二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三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学要点 一 了解作者和 史记 二 了解一些词古今的不同意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简介司马迁和 史记 方法 引导学生看教材注解 教师适当补充下边内容。作者司马迁,岁 诵古文 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

陈涉世家教案1 九年级语文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字 词 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2 读懂 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 背诵精彩语段。学习过程 环节一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5分钟 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然后抽号上台背诵,视熟练程度加分,满分为10分 环节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