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发布 2022-08-16 07:06:28 阅读 3027

穆家中学牛洪义。

一、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理念更新:

更多教师在不同层面上领会了课改精神,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用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中考成绩”、“课改淡化双基教学”、“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只重学生的学,忽视教师的教”等。

由于误区的存在加之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深,部分教师新课程理念只停留在思想和语言上,造成实际课堂教学中新理念的渗透力度参差不齐,仍有60%的教师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单一,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对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

值得欣慰的是:有的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比较完美地确立了一种新型课堂教学。对于复习课的教学,以往很多教师由于担心知识点的遗漏,学生复习不全面,多采用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知识,一边系统讲授,再结合一些练习进行巩固的方法,从表面看象是非常完整系统的归纳总结了有关知识,但实际上无论是对知识的巩固提高,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效果都不好,(如果教师换位当学生去听这样的课,一定会有这种体验)。

二)课堂教学的喜和忧。

1、教师基本功:大多数教师的素质较好,基本功过硬,教态自然、语音甜美、表情深动、富有亲和力,但也有极少数教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普遍话不标准,有口头弹、板书零乱、字迹不工整,表情呆板,没有激情等。

2、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同,调研发现,有半数左右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过于拘泥于课本,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如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不仅生搬硬套教材内容,甚至将教材中已有的计算步骤还在黑板上板书一遍。还有少数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由于对课标、大纲的学习、钻研不够,缺少教材所处地位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经验和必要的分析,造成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有所偏差。

3、教学方法。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仍存在。但有一部分教师能将课改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中,积极探索和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4、学法指导。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以“评学”为课堂教学的评价重点,提出了“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正确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如发现法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等,更具体一点还有温故知新法,归纳对比法,阅读理解等。从听课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比过去更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引导学生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思考、如何发现和获得知识等。

5、教学设计。

调研发现,有不少教师不重视对教学的设计,存在照本宣讲,平铺直叙等现象,在课堂上既没有设置一些背景来复习引入,也没有创设一种情景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也有一些教师对教学设计,没有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没有结合学科特点。比如,问题设计过难,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装门面,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简单的问答,以此体现师生互动;还有为让自己的课符合新课改理念,不需小组讨论交流就能解决的问题,也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不适宜用研究性学习内容,组织学生**等。

但也发现有些教师平时非常注重信息、材料收集和积累,课前能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及过程,如对氢气制取的复习,教师首先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共10种,其中包括注射器)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并画出制取氢气的装置,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后,分别设计出1至5套不等的装置,然后请设计三套和五套的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设计的装置图,并说明其原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其优缺点。课堂上学生学习氛围浓,无论是学生主体的体现,还是三维目标的落实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练习、试卷的讲评及布置作业。在这次听的19节课中,有2节讲评练习课,一节讲评试卷课。从以往的了解及这次听课,感觉到多数教师对讲评试卷及练习课较随意,没有重点,没有目标,只是按题序逐题讲解。

课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布置练习也比较随意,笼统的要求在学完一章节后做相应的配套练习。教师对试卷及练习的讲评应该在课前做精心准备,如获取学生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分析其错误原因所在,课堂上才能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评。属于知识缺陷造成错误,帮其复习巩固有关知识,属于题意理解偏差或有思路障碍的,引导其理清思路等。

对练习的布置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标的要求,进行精心选择,最好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分别要求完成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如一类是全班同学必做的,另一类是有能力完成的学生争取完成的)这样对程度差的学生能增强其完成作业的信心,对程度好的学生又能得到拓展和提高。

二、问题思考与对策研究。

一)正确处理传统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是“灌输一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以“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为主,教师注重的是如何准确无误把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双基”,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和能力。是否可完全否定传统教学?如何处理好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创新?

1、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

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述以及引导学生发现、交流、讨论、**等都是课堂教学中重要教学方法,而接受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都是学生构建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方法,教师应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即不能紧抱传统教学不放,只采用“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也要防止那种对于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那些事实性,陈述性知识及某些不适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都组织“**活动”。在热热闹闹中学生并未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更淡不上三维目标的落实。那些靠听课,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解掌握的知识、却要学生花时间交流、讨论、**,浪费了宝贵的课堂45分钟,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2、“三维”目标与扎实的“双基”

传统教学只注重“双基”培养,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这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不可取的。但也要防止陷入“新课程理念淡化双基教学”的误区,因为双基知识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是判断、推理、合作、交流、创新不可少的前提材料。“有知未必有能,无知一定无能”,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最多知识,但必须注意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法,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是懂非懂的信息,也不是学生毫无疑义的死记硬背或为了考试而机械训练,而是帮助学生主动的有意义的构建起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构建有利于学生探索、合作、交流、创新的知识,这样才会使学生具有学力,学生才会因习得知识而变得聪慧、有灵气、有创造力。

3、动与静,活跃与秩序。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秩序和封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安静倾听、课堂氛围沉闷。新理念将原有的教学固定不变的程式打破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了课堂的主族律、教师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变成教育意义上的组织者、对话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实践、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但有的课堂存在着自主变成自流。合作交流有形式而无实质。

有的让学生自己读书,没有指导、没有要求,有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目的不明、内容不当、时机不妥,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安静倾听也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教会学生即能安静倾听,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善于思考、勇跃发言,对实验课还能积极动手、勇于**、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二)有效运用课堂提问。

在调研听课中,经常听到课堂提问,有价值的提问,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有很大益处。然而从调研情况看,由于有些提问处理不当,根本没有发挥提问应该有的效益。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于是我在想,该如何提问?

提问过程应注意什么?

1、提问对象的选择:从听课中发现、较多教师对提问对象的选择较为随意,认为只要在问题设置上深入研究即可,提问谁无关紧要,常见的有:提问集中在几个优生身上或按座位号随意点名,因此造成课堂提问往往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无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实现预其目的。

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量力性原则,所提问对象必须是对所提出的问题在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回答或基本能回答的同学,换句话说,问题的难度与提问对象的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得到”的理想境界,即避免学生能力有限而浪费宝贵时间并影响后继学习积极性,也防止因问题过易而失去预期目的。二、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总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来进行的,因而选择提问对象应注意提问所达目的,比如,为了最大程度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提问对象应作到好、中、差结合,若提问是为了复习、巩固知识,应尽可能提问中等程度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水平最能代表一般同学所掌握的水平,若新知识教学中的提问,则可提问程度较好的同学,因为他们的正确答案能起到表率作用,有利于其他同学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还可设计简单问题选择程度较差的学生,达到鼓励差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的目的。

2、提问方法:在运用提问这一有力的教学手段时,提问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在提问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思想火花的出现,有指导地提问可以对整个班也可以对个人,有些老师对个别学生提问题时,先叫名字,后叙述问题,或问题刚说完,马上提问这样即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时间,也使未被提问的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受影响,没能积极参予思考问题。正确的方法是:

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听清所问问题,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恰当的思考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投入进来,这样做虽然看上去等的时间较长,但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3、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从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善于用鼓励性评语,如回答得很好,你真行等,这种做法确实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值得提倡。教师在课堂评语中要杜绝使用“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语言,但也要防止、明显存错误也不予指出,盲目表扬和鼓励。

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引导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用和蔼的态度帮助分析错误原因。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tst教育是近年来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一种新的科学观,教育观和社会观,化学作为与社会、生活、科技、联系最密切的学科,是进行tst教育的最好教材。近年中考命题越来越重视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学习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观察家中使用了哪些金属,比较家中使用过的锅与超市中的新锅有何不同,为什么等,使学生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所发生的化学变化,体验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四)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次听课中,只有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没有学生实验课,因此不能较准确了解学生实验课的开展情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课程开展**式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实验的独到功能,以实验为突破口,从开展**性实验做起,要避免只采用“照方抓药”的实验教学、“照方抓药”式的实验固然能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对所接受权威结论的再次感知,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制约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还要避免那种只求机械记忆仪器名称、实验步骤、现象要点……或做实验时只求应付、走过场、未曾动手,就已经按课本所述,先慎好实验报告的“正确结论”……我县多数中学的实验条件差,但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室及仪器(或学生身边的材料作代用品),想方设法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实验选题、方案设计、用品准备、条件控制、现象观察、数据测定和记录、信息处理和报告等具体过程的体验、探索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 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一 理念更新 更多教师在不同层面上领会了课改精神,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 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 用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中考成绩 课改淡化双基教学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只重学生的学,忽视教师的教 等。由于误区的存在加之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深,部分教师新课程理念只停留在思...

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燃料与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xx 设计理念 燃烧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已经知道很多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但不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联系起来。具体地说,就是把学生所知道的灭火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

探析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

九年级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化学知识,初步了解化学奥秘的阶段,是中学阶段打基础且比较关键的一年,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否浓厚,成绩的好与差,关键在于课堂,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讲授化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索欲,让学生会学 乐学,构建化学快乐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