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3原子的结构教案。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王裕林。
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
2、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原子的内部结构,并能总结出各粒子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原子构成的理解,能够对原子不显电性进行阐述,并能够应用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解答相应的问题。
4、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等规律;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
1、分子是粒子;
2、原子是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原子能不能再分?如果能分,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三、讲授新课:
讲解】十九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2023年,道尔顿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2023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2023年,卢瑟福通过精密的实验证明在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电子绕核做高速旋转。1918-2023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维克发现质子中子。
讨论、思考]
1. 原子是实心球体吗?原子的体积大小怎样?
2. 原子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3. 原子核由哪几种粒子构成?
4. 原子中各种粒子带电情况如何?
5. 什么叫核电荷数?它与质子数有什么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每个质子所带电量与每个电子所带电量相同 ,电性相反 ;中子不带电。
2)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所带电量等于质子数 。
3)核电荷数: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此,核电荷数= 质子数 。
观察p53表3-1中不同原子中各微粒的数目,你能找出哪些规律?
归纳小结]原子中: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不带电);3、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没有中子);
5、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练习与应用:
1. 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总结概括] 原子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 、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 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和体积,它的质量如何表示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归纳总结]1)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
3)跟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四、课堂练习。
1.原子核是由( )构成的。
a.质子和电子 b.质子和中子 c.电子和中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中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4.下列各种粒子中,一定不显电性的是 (
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
ab.①②c.②④d.①④
五、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学完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宝典训练p40-41
板书设计】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标分析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在本课中的具体体现 内容标准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 原子 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参要求 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以及元素。分子和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反思 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教学反思。回顾这堂课的教学,多 得到有效利用,收效明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不足。1 教学导入 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已知的分子性质导入新课,进一步询问分子到底是不是最小粒子?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幻灯片展示分子的结构,并展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奥秘》练习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 练习及答案分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综合训练。培优训练题 1 齐齐哈尔竞赛题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瑞典科学家维特里希夫巧妙地选用生物大分子中的某些原子 x 作为测量对象,测出相邻x原子间的距离和方位。再通过计算机破译了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已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