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影响因素: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溶质、溶剂的本性,其次是温度(固体溶质)或温度和压强(气体溶质)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变化较大的如硝酸钾、变化不大的如氯化钠,但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比较特殊,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4.溶解度曲线:
1)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②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③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等。
5.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五要素: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气体体积。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例题2】对照溶解度概念分析“36 g食盐溶解在100 **中,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这句话应怎样改正。
解析】溶解度概念包括四要素:“一定的温度”“100 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题中错误之处在于:
一没有指明在什么温度下,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二没有指明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所以不正确。
答案】在20 ℃时,36 g nacl溶解在100 **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例题3】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 ℃时,在20 **中最多能溶解3 g甲物质;在30 ℃时,将23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3 g乙物质。则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解析】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一定要在相同温度下进行。从题中数据可知,1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3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又因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
第三节溶解度。一 素质教育目标。一 知识教学点。1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2 溶解度曲线。3 气体溶解度。4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二 能力训练点。1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 用图的能力。2 通过有关溶解度计算的研究,培养学生解题时的审题能力 分析能力和规范化解题能力。二 教学重点 难点 疑点及...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学案
如对您有帮助,欢迎 支持,谢谢!学习目标 1 理解溶解度的含义。2 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含义,会根据溶解度曲线获取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3 知道气体溶解度与温度 压强的关系。侯 请同学们把书本准备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准备上。教学过程 上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这节我们学...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 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定义及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难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三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