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生命”为话题选编了四篇散文,以形象而深刻的文笔从不同角度阐释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赏读这些文章,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可引导其深入思考人生和生命。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生词,积累精美的句篇。
2.诵读品味,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诠释。
3.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品味,体会感情,揣摩关键文句。 难点:理解作品主旨。
四、课时分配。
第九课、第十课各2课时,第十一课、第十二课各1课时,另单元起始、复习、检测各1课时,共预设9课时。
单元起始课。
1.通读各篇课文,自学生词。划出关键语句,批注质疑,从内容及结构等方面整体把握文章。
2.明确单元学习要点:1)把握作者抒情的主要艺术形象和文章行文脉络;2)品味关键语句,领悟主旨;3)赏析并借鉴文章的艺术手法。
9.谈生命。
一、教学目标。
1.揣摩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及其对待生命积极而坦然的态度。
2.诵读品味,借助文章丰富而极富美感的描写体悟作者寄予生命丰富而深厚的感情。
3.积累精美文句,借鉴作者借助比喻诠释生命过程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诵读积累 2.揣摩语句,理解主旨。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及感情变化。
3.整体感知。
1)本文谈生命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回答的?
2)梳理文章的层次。
4.品读文章对生命的两处形象比喻,并用自己的话分别复述生命的过程。最后集体有感情的诵读。要点提示:春水和小树经历了什么?表现出怎样的情感状态?
一江春水、冰消雪融、奔腾而下;水流遇阻,愤激怒吼;过浅滩,静静细流,一泻千里;雷雨交加,浊浪拍岸;明月朗照、水流滞缓;千条江河,流入大海。
早春中伸展出嫩绿的小树;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伸展的小树;在大树挤压下挣脱而出的小树;夏天满树繁花,蜂蝶飞舞,小鸟枝头欢唱;长到中年的茂盛的树;秋风瑟瑟中长满果实的树;朔风怒吼、落叶盘旋的老树。
5.品析关键语句,**主旨。
提问:文章最后一层中哪些语句表明作者对生命的理性认识?联系前文形象的比喻思考:本文揭示了生命怎样的本质和规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命态度?
明确: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往复回环,不可阻挡(尽管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但文中的“也许”已经暗示她相信奋斗之后终结的生命将会在未来以新的姿态重现,被传承,其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代代相传正是生命的往复回环);其间苦乐相伴。全文表达出作者珍爱生命、积极而坦然面对生命的态度,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6.记诵名句。
7.课堂拓展(任选其一)
1)以格言的方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2)作者说“生命像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你认为生命还像什么?请用你的比喻描绘生命的过程。
附板书设计:
一江春水往复回环。
生命像什么本质不可阻挡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一棵小树苦乐相伴。
教后反思:10.那树。
一、教学目标。
1.把握一棵树的生命历程,认识那棵树的品格,梳理文章层次。
2.理解人们砍伐那棵树的原因,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赏析文章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那棵树的品格,品味语言。 难点:理解那树被砍伐的原因。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教学,了解作者。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那是一棵···的树。
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那棵树?—外貌、环境、经历、结局。按设么顺序叙写?划分文章层次。
3.结合相关文句总结那棵树的品格:顽强不息,无私奉献。
4.**主旨:作者对那棵树及人类抱以怎样的态度?是否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
5.品味语言,**问题(完成课后练习二)。
6.自主赏析:你认为本文在哪些方面值得欣赏?——情节?内容?语言?修辞?
7.分组朗读,体会情感。(提示:悲愤、深沉,但不奔放张扬。)
8.课堂拓展(完成练习三)。
板书设计(略)。
课后反思:11.地下森林断想。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层次,认识地下森林的品格,联系相关背景及作者经历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寄予其中对生命的惊讶、景仰、感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及品格。难点:品味语言,认识科学思维与文学思维的不同。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教学,解读题目——片断感想,即感受和想象。
2.整体感知。
本文想象的重点是什么?——形成过程;其余内容——描写森林奇异景观和作者的感受。梳理文章层次。
3.结合课文相关描写认识地下森林的品格:坚韧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自豪,无私奉献。
4.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经历(见《教师用书》)把握主旨。
作者由森林及人,表现出对生命的惊讶、景仰及感动,文中作者与森林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章中森林给予作者怎样的启迪?试用格言的形式写下来。
5.片段诵读赏析,体会感情,完成课后练习三。
附板书设计:
坚韧顽强,沉着谦逊。
森林品格。乐观自豪,无私奉献。
作者感情—— 惊讶、景仰、感动。
教后反思:12.人生。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层次,理解作者对人生一般规律的阐释及其中三类人群的人生特点,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2.学习作者借助形象比喻表现人生过程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四处比喻所表现的人生状态及特点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教学。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对人生作了几次不同的比喻?划分文章层次。
3.**:每一个比喻表现了怎样的人生状态或特点?后三个比喻指哪几类人的人生?举例证实。通篇观之,作者肯定怎样的人生态度?总结,板书要点。
4.试以比喻的方式表现第四类、第五类人的人生。
提示:先确定所要表现的人群,再选择喻体,且要叙写完整的人生过程。
附板书设计:
高塔——一般规律。
地洞——研究工作。
人生奋斗、劳作。
广阔领域——政治家、军事家。
工场——技术工作
教后反思:第三单元复习。
复习要点:1.回顾各篇课文要点——一句话概括。
2.找出各篇课文的关键句,分析其作用——结构、思想等方面。
3.片段背诵、赏析、仿写。
4.生词检测。
5.阅读扩展。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满分 100分时间 45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 31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箪 d n 怫然 f休祲 j n b.俟 s徒跣 xi n 加冠 u n c.蹴 c 韩傀 u绮绣 y d.谒 y 缟素 o 叱咄 du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贤者蹴尔不辨礼...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第三单元 九年级语文组。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阅读为抓手,熟读成诵,积累 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了解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 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理解作者的主张,感受古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目标 1...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试题 三
3.1 3.3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 圆的对称性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b卷 50分钟,共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发展性评语。一 请准确填空 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图1,m是 o内一点,已知过点m的 o最长的弦为10 cm,最短的弦长为8 cm,则om cm.2.如图2,o的直径ac 2,b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