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 二

发布 2022-08-11 09:23:28 阅读 9318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一、基础知识梳理。

1、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和的变化,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 。

2、 分子是最小粒子如。

分子的性质。

3、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步骤。

法除去水中较大的不溶性固体颗粒 (通常加入明矾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

法除去水中较小的不溶性固体颗粒;

除去水中的一些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

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4、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过滤法:

适用于分离的混和物。

主要仪器。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玻璃棒在该实验操作中的作用。

5、 纯净物和混合物。

1. 纯净物: 是由组成, 如。

2. 混合物: 是由混合而成, 如。

6、硬水和软水。

1. 硬水含有较多的天然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2.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产生的是软水。

3. 生活中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将水。

7、水的分解: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或溶液。

实验现象: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产生,同时液面下降,最终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气体检验:正极气体:能使证明是气。

负极气体:能证明是气。

实验结论水是由和组成,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原子。

8. 水的合成——氢气的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的火焰,烧杯壁上有生成,手感觉烧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不纯的氢气时可能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氢能源的优点。

9.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还有溶解性、 性、延展性、 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10.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物质的化学反应 。

表达式 a + b + c

分解反应。

一变多)表达式 c → a + b +

11. 原子的结构:

质子。原子原子核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原子核所带正电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电量 ,电性 。

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但不一定有中子。 如: 原子不含中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5) 原子是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 ,而原子。

12、 原子中的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圆圈表示 ,圆圈内17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离子:带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离子符号如:钠离子 、镁离子氧离子氯离子

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多数物质是。

由构成的,还有些物质是由或直接构成的。如:水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

由构成的。13. 相对原子质量: 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它只是一个。

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

相对原子质量数数。

14、 元素

具有相同数(即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决定。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带电荷,形成离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带电荷,形成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既不容易电子,也不容易电子,是一种结构。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前四位的是。

15、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组成的纯净物。 如。

化合物由组成的纯净物。 如。

物质的分类。

单质。纯净物。

物质化合物

混合物。16、 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前有系数,只有观意义。 如: 2h表示。

17、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叫做一个周期。 周期数 ==电子层数。

族: 元素周期表每一个叫做一个族主族数 ==最外层电子数

二、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b.h2 c.na20d.fe

2.实验测定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b.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d.—定是一种单质

3.下列微观粒子只具有微观意义,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h2 b.fe c.2h2o d.o

4.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5.某些花岗岩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氧,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6.下图所示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7.下列物质中,含氧单质的是( )

a.氯酸钾 b.空气 c.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

8.在h2、h2o、h2s0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一个氢分子 b.两个氢原子 c氢气 d.氢元素。

9.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锌十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b. 碳+氧气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钠+水 d.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10.通电分解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

a.电极上有气泡,两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且体积比约为1:2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中的气体,能够燃烧。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鲁教版

空气的成分空气的组成氮气和稀有气体。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n2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 n2可生产化肥,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可电光源2 对空气组成的 原理 在加热情况下,铜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2cu o22cuo 现象 红色铜逐渐变成 ...

化学 1 2《化学之旅》教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教学案。年 月 日第 课时主备教师 集备人员 练习反馈 19.09黄冈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消融b 西瓜榨汁c 石蜡熔化 d 白磷自燃。27.09泰州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瓦斯 b 海水晒盐c 潮涨潮落d 干冰升华。28.09宿迁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三节化学基本技能训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常见仪器名称 用途及注意事项。2 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3 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重点 难点 常见仪器的用途,实验室安全规则。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学习新知 一 常见仪器 参考课本143 145页 1 试管 用作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能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