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 2章

发布 2022-08-07 18:32:28 阅读 2511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化学。

第1~2单元检测试题。

(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亲爱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应考哟,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下列是镁带燃烧过程中伴随的一些现象,其中能作为“镁带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b.剧烈燃烧

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3.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 )

a.氧气b.氮气c.空气d.二氧化硫。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被压缩时体积变小是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下列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火星四射。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6.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7.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b.铁丝的燃烧

c.金属器皿的锈蚀d.食物的腐烂。

8.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a.人和动物的呼吸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用氢气做燃料d.含碳燃料的燃烧。

9.下列关于氧气获得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

b.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排空气法收集co2并验满 c.取用液体 d.收集氧气。

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bcd.④①

12.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松开弹簧夹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4.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

1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6.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17.(4分)(1)亲爱的同学们,学好化学需要掌握正确、规范的化学用语,你一定掌握了吧!

请在下列物质名称下面的四线格中,写出他们的“化学式”:

物质名称: 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氯酸钾氧化汞。

化学式:18、(2分)下列物质中(1)食盐水 (2)白酒 (3)蒸馏水 (4)液氧 (5)二氧化锰 (6)过氧化氢溶液(7)五氧化二磷(8)水银 (9)高锰酸钾 (10)氯化钾 (11)冰水共存。

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有。

19.(5分)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和。

2)人呼出的气体中增多的成分为减少的成分为。

3)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溶于水;空气中氧气的主要**。

4)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 。

5)如果把自然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而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此现象说明。

20、(2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写出符合b处的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符合c处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1.(7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

基本反应类型为。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基本反应类型为。

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军事上可用作。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是。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2.(12分)按下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军事上可作为。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由此可粗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可得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填“能”或“不能”)与磷反应的结论。

5)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要过量,目的是。

6)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则可能原因是(写两点)

如果实验测定的结果大于,可能原因是(写一点燃烧匙中的红磷 (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理由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3.(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b图中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4)收集氧气时可以选择装置 (填字母,下同),理由是。

也可以选择装置理由是 。

九年级12章达标检测

九年级物理第 章基础达标检测。命题人 于玉华。总分 100时间 60min 班级姓名分数。一 选择 30分,每题3分 12345678910 1 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的 a 形状不同b 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c 所含的物质多少不同d 温度不同。2 一均匀的铁块被截去一半后,剩下一半的密度 ...

九年级化学一二章

第一单元。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化学性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而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直接感知或通过仪器测定,不需发生化学变化,描述物质的性质时,通常用 易 会 能 等词语描述。2 有关科学 的方法及过程。1 实验是进行科...

九年级化学试卷12月

九年级化学试卷 观二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ca 40.cl 35.5.fe 56.c 12.n 14一 选择题 12分 mg 24 zn 65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石灰水b 液氧 c 牛奶 d 冰水。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蔗糖溶解于水b 食盐水蒸干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