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竞赛课教案

发布 2022-08-07 02:20:28 阅读 3587

河龙中心学校:黄华安。

实验课题:co2性质实验演示。

一、实验6-4

1、地位和作用:向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的实验在这节课中非常重要,能够很好地证明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实验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学生对co2性质的理解和识记。

做这个实验时一定要成功,使学生能看到“底层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的明显现象。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装置在倾倒co2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两支蜡烛同时熄灭”或“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错误现象。这样就无法实现实验6-4的目的,学生对co2性质也会产生误解。

3、本实验的创新与改进之处:在原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加一块大小适宜的硬纸片,挡在倾倒co2的集气瓶的前方(硬纸片伸入烧杯的位置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好与下层蜡烛火焰焰心保持水平)。使co2不会向周围乱溢流,避免不正确的实验现象发生,以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的成功。

4、实验器材:烧杯、高低蜡烛、装满co2的集气瓶、玻璃片、硬纸片。

5、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倾倒co2时,控制co2向烧杯中流入的方向和位置。

6、实验过程:(1)点燃烧杯中的高低蜡烛;(2)一手把硬纸片伸入烧杯,一手拿起装满co2的集气瓶;(3)缓缓地向烧杯中倾倒co2;(4)描述现象,给出结论。

7、实验效果:减少了误差,能使实验成功,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8、自我评价:添加小小一张硬纸片,使实验变得科学严密,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算是一种简单方便而又易操作的理想设计。

二、实验6-5和实验6-6

1、地位和作用:软瓶实验和紫花实验在这节课中也非常重要,能够比较直观地证明co2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进行化学实验**的一般步骤,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科学**的一般方法。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实验6-5和实验6-6过渡有些唐突,缺少联系性,倒至实验6-6的实验目的不够明确。

3、本实验的创新与改进之处:把变干瘪的软瓶塞旋开,向里面滴加数滴紫色石蕊试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发现溶液会变红色,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三个猜想:

①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是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③是co2和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并通过实验6-6来验证这三个猜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使实验结构更加完整,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

4、实验器材:装满co2的软瓶、紫色的石蕊试液、水、喷雾器、4朵紫花、2瓶装满co2集气瓶。

5、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明确实验**的目的,完善实验**的步骤。

6、实验过程:(1)向装满co2的软瓶中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振荡,观察现象,分析结论;(2)把变干瘪的软瓶塞旋开,向里面滴加数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3)提出三个猜想:①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是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③是co2和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完成实验6-6验证猜想的演示实验;(5)得出结论。

7、实验效果:通过增加“滴紫色石蕊试液”的实验,使得实验6-6的实验目的变得明确,同时也使实验6-5与实验6-6衔接自然,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8、自我评价:通过增加“滴紫色石蕊试液”的实验和提出问题的三个猜想,使课的结构更加完整,实验目的更为明确,自认为是一种不错的简单的实验创新。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 实验的改进。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会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 的方法,教材的第12页安排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 实验。教材中,对于 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是这样来进行 的 1 取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

八年级物理实验创新竞赛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创新实验教案。实验课题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1 地位和作用。通过实验和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学习好物理的关键并且跟生活和社会联系较为紧密,做好这个实验一定要使学生观察到气球向内和向外凸出的明显现象。2 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装置是用手指围堵住注射器底部的小孔,向下和向上推动活塞,感受...

八年级物理实验创新竞赛课教案

宁化河龙中心学校翁秋鸿。实验课题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1 地位和作用。通过实验和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学习好物理的关键并且跟生活和社会联系较为紧密,做好这个实验一定要使学生观察到气球向内和向外凸出的明显现象。2 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装置是用手指围堵住注射器底部的小孔,向下和向上推动活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