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月考测语文试题

发布 2022-08-06 11:42:28 阅读 6768

芝苞小学2023年秋九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各类题型。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秀颀(qǐ) 舐犊情深(shb、淅沥 (lì) 彬彬有礼 (bīng)

c、趿拉 (tā) 未雨绸缪 (mìud、蕴藏 (yùn) 瘦骨嶙峋 (lí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污人清白坦荡如底倚马万言 b、锲而不舍时不我与才蔬学浅。

c 、死心塌地亲顾茅庐荡然无存 d、无可厚非不可名壮礼贤下士。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b.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c.毋庸赘言:无须多说话d.不可思议:道理神秘奥妙,不可想象,也不能理解。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

荆门龙泉公园准备进行大范围布局调整,力求达到细节的要求。

朝核问题出现新的危机,我们不禁要这个事件的根源。[**:学优中考网]

a、蹒跚精湛追寻 b、徘徊精致追寻。

c、徘徊精湛追溯 d、蹒跚精致追溯。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艺术有两个**: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熟尽在于此。③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abcd.①④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代寺镇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7、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进了你就知道。

a.虽然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但是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b.只要在最美丽的帆船上就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c.因为在最美丽的帆船上所以有太多琐屑的噪音。

d.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8、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消息的主要内容准确的一项是( )

北大投资1.4亿元的教学楼,刚刚抱回“鲁班奖”,就被发现是豆腐渣工程——墙体开裂并漏水。试验室的气体经常“香飘满楼”。[**:学优中考网]

鲁班奖”出这样的尴尬奖不是第一回了。2023年,中国体育博物馆就荣膺特别奖,设计年限100年,但仅仅15年后,就于最近爆出丑闻——因为漏水问题而停止使用。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现在连建筑物体的基本的遮风挡雨都保证不了,真是建筑行业的极大的嘲讽。

有人总结这两项工程的共同点,都是献礼工程。前者献给亚运会,后者献给北大校庆。因为献礼,也为了评奖,两项工程注重了外表的华丽和与众不同。而且为了赶工程期,很多环节被“节俭掉了。”

a、北大刚获“鲁班奖”的教学楼原是一项豆腐渣工程。

b、“鲁班奖”屡出尴尬。

c、只因要“献礼”, 鲁班奖”又蒙羞。

d、中国建筑业中的“献礼工程”大多是豆腐渣工程。

9.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项是。

a.《一厘米》—毕淑敏—现代—** b.《给巴特勒的信》—雨果—法国—《雨果文集》

c.《秋水》—庄子—战国—《庄子·秋水》 d.《茶馆》——老舍——现代——话剧。

二、(12分,每小题3分)

战胜残缺拥抱美丽。

毋庸讳言,残奥会上的运动员在肢体上都有这样那样的残缺,而残缺本身总是令人遗憾的。不知道是谁最早提出了“残缺美”的概念,这种独特的欣赏眼光,把残缺这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遗憾,与理想境界中的至美连缀在一起,启发人们从残缺中提炼出美感,拓宽了人类的审美视野。

谈到“残缺美”,自然会想起卢浮宫里的著名雕塑“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的美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有人认为来自暗示——你可以把她的手臂想象成各种样式﹑姿态,故而美不胜收。

不过笔者却认为,维纳斯的美不是缘于其所缺,而是来自其所有:如果不是由于断臂后的维纳斯,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她身上折射出的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尽管此身已残,但维纳斯所承载的无瑕的艺术之美,却仍旧执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加具有动人心魄的能量。

所谓“残缺美”,应该在此。

残奥会赛场上的各国运动员,没有谁因为残疾而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他们以自己在不幸面前所拥有的一往无前的勇气,战胜了残缺带给人生的遗憾,拥抱了健康,展现了活力,诠释了精彩。这是又一种美。

**残疾人选手的比赛,是一种审美的经历。如果说他们身上也散发出了一种“残缺美”,那么不是来自残缺本身,也不是来自人们对这种残缺的同情,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

与残疾人相比,健全人无疑是幸运的。然而,漫漫人生路,难免道阻且长:考场上的失意,职场上的不顺,情场上的挫折……都可以打碎人们对生活的完美想象。

把酒问青天,又有几人从不残缺?残缺美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美。让我们从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汲取力量吧,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书写传奇!

10、下面对选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残缺中提炼出美感,拓宽了人类的审美视野。

b.我们要战胜残缺,拥抱美丽。

c.**残疾人选手的比赛,是一种审美的经历。

d.残缺美是一种普遍的美。

11、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断臂后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

b.维纳斯的美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

c.残疾人选手身上散发出的“残缺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

d.健全人能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也是一种残缺美。

12、选文②③段在论述维纳斯的例子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对比论证,证明了“残缺美”是来自其所有。

b.运用了道理论证,证明了“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所缺。

c.运用了对比论证,证明了“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所有。

d.运用了道理论证,证明了“残缺美”是来自其所缺。

1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残缺美有多种形式:“维纳斯”式的残缺美,残疾人战胜残缺所诠释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 健全人战胜人生中的各种缺憾而产生的“残缺美”。

b.文中第。

三、五自然段中加框的两个“这种美”的含义完全不同。

c.第一段“把残缺这种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遗憾”一句加框的“几乎”一词,准确地表明了遗憾在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用词严密。

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阐述了“残缺美”的内涵。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已大风(可以用来b. 争奔走焉(争先恐后)

c. 叫嚣乎东西 (村子的东面、西面) d. 悍吏之来吾乡(凶暴的官吏)

15.下列句子中与“弛然而卧”中“而”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黑质而白章b、吾恂恂而起。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d、而吾以捕蛇独存。

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岁赋其二——每年征收两次b. 向吾不为斯役——假使我不做这份差役。

c. 竭其庐之入——把他们家里的收入全都交出去。d. 今其室十无一焉——现在家中十个人中剩不下一个人了。

17.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以说明和叙述为主,交代了捕蛇的缘由。

b.“当其租入”一句,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为后文作铺垫。

c.选文第二段从多方面将“斯役之利”和“赋之不幸”作了对比,集中体现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主旨。

九年级历史第二月考

a 富尔顿 b 史蒂芬孙 c 牛顿 d 瓦特。1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a 19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80年代。12.被称为 发明大王 的是。a 法拉第 b 爱迪生 c 西门子 d 莱特兄弟。二 综合分析题。共2大题,18分 13 材料一 第二条 任...

九年级第二月考反思

九年级王晓丽。2012 2013学年度上学期的第二次月考已经结束。我班语文成绩还可以。但是高分还不够多。我仔细分析,得出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粗心大意。许多同学难题不会做,碰到容易的就马马虎虎去做,不仔细审题。第。二 课外现代文阅读做题效果差。这个最主要原因是学生的...

上期九年级第二月考物理试题

九年级第一月考物理试题第 1 页共 4 页 2015 2016学年度上期九年级期中物理试题 考试范围 内能的利用热机,电流和电路时间 7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 单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编号填写在大题后 内。每题3分,计39分 1 往装有50cm 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 3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