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九年级物理压强和浮力计算题

发布 2022-08-04 10:56:28 阅读 1007

密度、压力、压强和浮力计算题。

1、 1米3的冰熔解成水后,体积是多大?体积是增大了还是缩小了冰=0.9×118千克/米3)

2、 金属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锇,为22.5克/厘米3,密度最小的是锂,为0.534克/厘米3。一块体积为多少厘米3的锂和一块2厘米3的锇质量相等?

3、一只空瓶质量5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3k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1.18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4、测得体育课上使用的铅球质量为4千克,体积约为0.57分米3,判断此球是用纯铅制成吗?(铅的密度为11.3×118千克/米3)

5、有一捆横截面积是2.5毫米2的铜丝,质量为89千克,不用尺子量,计算出这捆铜丝的长度铜=8.9×118千克/米3)

6、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的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的食用油食用油=0.9×118千克/米3)。

7、一辆汽车最大载重量是30吨,容积是40米3。现要运输钢材和木材两种材料。钢材密度是7.

9×118千克/米3,木材密度是0.5×118千克/米3。问这两种材料怎样搭配才能使这辆车厢得到充分利用?

8、一空心铝球质量27克,在其空心部分充满了酒精后,总质量为43克,问此球的体积多大?(ρ酒精=0.8×118千克/米3,ρ铝=2.7/118千克/米3.)

9、两物叠放如图所示.物a的小底面积20cm2,大底面积60cm2,重20n;物b是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置于水平面上.求:a、b两种放置时,物a对物b的压强.

10、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所受重力均为19.6牛顿,三条棱长分别为20厘米、10厘米、5厘米。砖块a平放,砖块b侧放,两砖块如图互相交叉叠放,求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

11、封冻的江河冰面最大能承受的压强是4×118帕斯卡,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的质量是5200千克,两条履带跟地面接触的面积共1.5米2,这台拖拉机能不能从冰面上通过?

12、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铝块(ρ铝=2.7×118kg/m3)置于边长为50cm的水平台面上,求铝块对台面的压强.

13、一长为0.2米、宽为1分米、厚为5厘米的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铁的密度为7.8×118千克/米3求:(1)铁块对地面的压力。(2)铁块对地面的最大压强。

14、如图3所示,用50牛的水平推力将20牛重的物体a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01米2,则物体对墙的压强为多大?

15、有一个合金块质量10kg,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需用80n的力才能拉住它,求:此时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16、质量是2.7kg的铝块,一半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多大?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时,所受浮力多大?(ρ铝=2.7×118kg/m3,ρ酒精=0.8×118kg/m3)

17、一个实心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测时示数是10n,当把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测得示数是6n,求:石块密度。

18、一铜块长5厘米、宽4厘米,高20厘米。铜的密度为8.9×118千克/米3。

当把铜块挂于弹簧秤下,直立于水中,使铜块的上表面在水面下10厘米处,并且与水面平行,求:(1)铜块排开水的重力。(2)铜块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是多少?

(3)铜块受到的浮力。(4)弹簧秤的读数。

19、将体积是500分米3、质量是450千克的水雷抛入水中。求水雷在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说明]求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的方法有: (1)实验法:f浮=g-g',g为物体的重力,g'为物体在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计算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压力差。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向上-f向下它揭示了浮力的成因和实质3)运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排它揭示了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若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液体中时 (4)f浮=g物=ρ液**排注意:悬浮时v物=v排漂浮时v物》v排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九年级物理压强和浮力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建议。内容标准分析 压强和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都属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有较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与生活 生产有密切的关系。本单元内容包括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大气压强 浮力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 单元知识结构。二 课程标准 与 教学大...

九年级物理压强和浮力习题

压强与浮力习题。一 填空题 每空l分,共21分 1.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要设法增大压强,有时又要设法减小压强,例如 菜刀磨得很快是为了增大压强 则是为了减小压强。2.当人靠近高速行驶的列车时,会出现被吸向列车的现象,这是由于列车和人之间空气流速 压强 由此产生的压力差将人推向列车。因此,候车的旅客应...

九年级物理压强和浮力教案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通过实验 认识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系统化 条理化。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