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版九年级习题

发布 2022-08-02 07:32:28 阅读 7256

第十三课《神圣的使命》教案。

课标内容。知道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美德。

知识。知道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懂得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教材内容要点

理想之光,照亮征程。

艰苦奋斗,实现理想。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教材分析与处理。

导语。导语说明了理想与人生、社会发展密切相联。共三个层次,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说明理想对人生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其次,说明个人理想必须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相结合。最后,引导学生从现在、从实干开始,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情景再现。本栏目包括一个引言和三个目。

引言从儿时的梦入手,引入“理想”这个主题。

三个目分别是“理想之光,照亮征程”、“艰苦奋斗,实现理想”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第一目:“理想之光,照亮征程”,讲述理想的含义、分类和作用,指出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目:“艰苦奋斗实现理想”,说明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第三目: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说明无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的贡献,青年学生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历史使命,报效祖国。

第一目:“理想之光照亮征程”含二个◎。

第一个◎通过主题班会和典型事例,说明理想的含义、分类和作用。

第二个◎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理想必须与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相一致,使学生知道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

指点迷津”点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

第二目“艰苦奋斗实现理想”含二个◎。

第一个◎说明人类社会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第二个◎指出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新时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指点迷津”:指出新时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含二个◎。

第一个◎告诉学生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无数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地奉献社会,推动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第二个◎引导学生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树立远大志向,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报效祖国。

指点迷津”:引用马克思的话,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

阅读与活动。

阅览人生。通过欣赏《让青春之歌更嘹亮》一文,使学生认识到: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担当起历史赋予青年人的责任。

感悟名言。第一段名言,告诉学生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后三段名言,从不同角度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活动体验。通过“昨天、今天、明天”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回顾祖国百年的沧桑巨变,畅想未来,描绘祖国美好前景,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使命感。

点睛之笔。呈现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和教学目标应掌握的最重要内容和观点,帮助师生把握本课的学习目标:知道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懂得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树立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

一)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的难度较大。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中要分层次加以引导。首先,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是指它的高级阶段。其次,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最后,指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也要树立共同理想,立志成才,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是本课课标的重要内容。同时,艰苦奋斗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发扬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前,不少学生对艰苦奋斗存在模糊、片面的认识。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品质磨练的机会较少,因此真正把艰苦奋斗精神落实在行动中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教师应以现实、生动的事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让学生就艰苦奋斗精神进行故事交流,教师不失时机地多角度分析总结,为全面理解艰苦奋斗精神打好基础;其次,用多**影像资料集中对某一事例透彻地深入分析,直观且深刻地总结出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再次,可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从建国、兴业、成才三个角度透析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指导学生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择。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将来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也只有如此,才能胜任时代赋予的责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

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赋予当代青年崇高使命,也为青年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才条件。在确定成才目标时,首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正确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这是选择成才目标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建议。

建议用四课时完成本课。

第一目“理想之光,照亮征程”用两课时完成;第二目“艰苦奋斗,实现理想” 用一课时完成;第三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用一课时完成。

四课时的整体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上)——学生懂得理想的含义、分类以及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大作用。

第二课时: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下)——知道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

第三课时:艰苦奋斗,实现理想——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实现共同理想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第四课时:立志成才,报效祖国——青年学生应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树立远大志向,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为推动民族复兴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情分析。第1课时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上)

教学目标 1.体验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

2.通过学习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3.知道理想的含义,了解崇高理想的作用。

教学重点。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大作用。

知识要点。有关理想

1)什么是理想: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的分类(按内容分):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其中社会理想占主导地位,起核心作用

3)理想的作用:a、是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b、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4)理想实现的途径——艰苦奋斗

教学方法及**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猜猜他是谁?讲述三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片。请同学们说出故事片中的主人翁是谁。

材料一: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的理想。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202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而1/3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非常单薄。他与同学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

他认为改造世界对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材料二: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学们:

“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时寂静无声。听了片刻,一个同学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回答:

“读书为了寻求生路。”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

”这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

”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

材料三:歌德**猜想一直被看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200多年前,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却都没有成功。

有位中国少年上中学就暗暗立志摘取这颗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他拼命积累知识、奋力演算难题,草稿纸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的合力,移动了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这一璀璨的明珠,发明了以他的姓氏为名的定理。

提问:(1)听完这几则名人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明确: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浪花;无专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必将被社会洪流无情淘汰,更谈不上在21世纪立足。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的我们,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今天有像他们一样有理想和抱负……

(2)我们今天读书是为了什么?明天工作又是为了什么?人为什么会有理想?什么是理想?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理想?

引入课题:理想之光,照亮征程

展开。一说一说“我的理想”

1.提问:(1)小时候,总有许多美丽的梦想:

遨游太空,探索海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梦想生根发芽,绽放为具有神奇力量的理想之花。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理想吗?人能不能没有理想?

为什么?

明确:人不能没有理想。因为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们在活动之前总是要根据已知的事实,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出准备实施的理想蓝图,确定自己的活动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同学们在这里学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所以,在活在世上,当然不可能毫无目标,总会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因此,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2)下面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来,说一说你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

示例: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计算机程序员,编制出更多更好的软件,满足社会的需要……;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成功人士,一个新世纪的白领,一个可以自力更生的人……;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我将修建一座世界上最高、最先进的摩天大楼……;北京成功地申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要做一名志愿者来为北京奥运会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和计算机,做一名合格的21世纪的人才。

陕教版九年级思品强化练习 第一课

第一课。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共13分 1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受到的困扰。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等方面的困难和挫折 生活中,人人都有可能遇到 经历坎坷 即使是伟人,也会遭遇 身处 2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有可能成为成长和发展的 但更可以成为人生经历中的宝贵 使人走向成熟 走向成功。3 ...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

八年级思想品德 下 期中测试题 卷 姓名 一 单选题 4分 题,共52分 1 风声 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a多学习文化知识 b多观赏自然风景c只关心家庭 学校生活 d培养关注社会的兴趣,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2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发现...

陕教版七年级思品下

镇宁县江龙中学。思。想。品。德。教。案。张寿华。第一课时 我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我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教学设计 二 一 课程标准 原文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培养亲社会情感。二 教学目标。1 感受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认识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2 懂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