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一、字词积累、综合性学习。
二、必须得把考试说明中划定范围的古诗词背会,会默写,理解句子的意思(以防考变相默写,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比喻描写美丽雪景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必须把考试说明中划定范围的古文书下注解,重点段落、句子背会,多做题,熟练题型。
四、现代文做练习巩固知识点。
五、作文不偏题,字迹清晰,练有代表性(即大多数题目都适用)的文章。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针对一节中的主题句应在这一节中找议论、抒情的语句,特别是结尾处最重要。
3.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4.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8.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9.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0.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1.写作手法及作用?(包含修辞)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2.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3.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4.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5.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
16.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7.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8.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9.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
(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0.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1.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2.**种类? 长篇**、中篇**、短篇**、小**。
23.**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6.续写**结尾。
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如何解答散文语言赏析题。
一、找点。赏析也叫评点,须先找到赏析的点。纵览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散文语言的赏析点主要有:
1.字词的遴选;2. 辞格的使用; 3.
色彩的搭配;4.句式的安排;5.情感的表达。
通常情况下试题并不明确赏点,为的是给考生的自由选择和发挥留下空间。
二、选点。赏析不能面面俱到,在找到的点中选择一个即可(考试时须依照要求而定)。我们应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擅长,选择一个便于自己发挥的点。
这一点必须是打动自己、折服自己,使自己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一点。
三、评点。就是写出对选点的欣赏文字。落笔时首先要亮出自己的赏点是什么,然后具体写出欣赏的理由,不能空泛,更不能游离于原文。
概括说就是,抓住一点,全力突破,赏有理由,析有依据。用“公式”表示就是:赏点+理由。
议**阅读答题技巧。
一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 1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分论点 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结尾。
(3)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4) 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2.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二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三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喻证法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四)议**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五)议**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六驳**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说明文阅读答题指导(中招考试未考)
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插入 删除 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 地图。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一 必须得把考试说明中划定范围的古诗词背会,会默写,理解句子的意思 以防考变相默写,如 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以比喻描写美丽雪景的句子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 必须把考试...
九年级语文补考复习提纲
一 默写 考其中的 条 1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5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6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7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8 何时眼前突兀见...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课题 字词练习。课时 2课时。1 知识梳理。1 浏览课文,摘抄重点词语。2 读准字音,正确认读和书写词语,辨清字形。2 专项练习。课题 默写练习。课时 2课时。一 知识梳理。1 九年级上册要背诵 默写的古诗词 文言文。二 专项练习。课题 文学常识练习。课时 4课时。1 知识点梳理。1 了解课文涉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