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发布 2022-07-29 13:19:28 阅读 1241

九年级数学学科组复习计划。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落实过程是手段;精讲精练,高效课堂是保证;筛选习题,保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要我们讲究科学的复习方法,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做如下安排:

一、认真做好中考数学复习规划。

中考复习涉及复习的时间安排、内容规划、难度把握、考点指向、习题选择等各个方面。

中考数学命题以“狠抓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为指导思想,试题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三大部分内容,其中前两部分是重点,其分值均占试题总分的40%左右;“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试题通常为中、低档题,其分值占15%左右。

根据《中考说明》,将中考数学总复习分成四轮复习。

第一轮:基础过关。

中考数学命题,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重在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因此,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时期。

时间安排:2月28日至4月20日。

指导思想:“依标据本,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达成目标: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学生明确《课标》中各单元的知识考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牢固掌握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具体办法:将分散在初中各册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即分成“有理数和整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根式与分式”、“函数及其图象”、“图形的初步认识”、“多边形”、“圆”、“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9大知识块进行复习。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

1、认真挑选复习用书。

选用围绕主要知识编拟,配套相应习题,题目基础,难度不大,供第一轮使用的复习用书,师生人手一本。1班至6班选用《试题研究班至11班选用《面对面》,教师再准备1~2本其它复习用书备选题目,相互补充。

2、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全面复习,不留死角”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二是对一些易错点多加注意,这是构成“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主要原因。比如,解分式方程需要验根,注意到了容易得分,注意不到就往往容易失分,“一失一得”影响就大了。

3、削弱章节,把握重点。

部分内容,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的要求削弱了。对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把握重点。例如,《课标》教材对“圆”这部分内容的定理教学和演绎证明的要求就“削弱”了。

因此。对于“圆”一章的复习,重点应把握三个方面:其一,圆的有关概念,重点掌握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垂径定理等;其二,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突出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其三,与圆有关的计算,记住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等。

4、变式训练,发散思维。

关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保证高效课堂,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轮:专题训练。

如果说第一轮是全面、系统复习,那么第二轮则是以能力为立意,以其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思想方法为基本点,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本轮复习中,既要抓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热点和特点,精讲精练,重视通性、通法。

时间安排:4月20日——5月17日。

指导思想:“依标据本,发展能力”。

达成目标:第二轮比第一轮要适当提高要求。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对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再归纳、总结,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防止单纯的“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以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具体办法。1、明确中考试题特点。

研究历年中考试题,把握命题特点走向,加强复习内容的针对性。从历年试卷来看,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计算类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题型新颖,但仍立足于基础。

历年试卷有1~2道计算题,对基本计算技能的要求不高,这些题目都比较基础,复习时不必拔高要求。(2)应用性试题背景的设置更加贴近现实,以突出“用数学”的意识。(3)信息性试题直观、灵活,以考查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性、猜想性试题新颖,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研究考纲,编写材料。

在对中考考纲、中考试题研究的基础上,选准专题复习材料,从教辅书、**上搜集整理,自己编拟。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和薄弱点,特别是中考必考的内容选定专题。

3、善于总结解题规律。

要善于归纳、掌握常见问题的思想方法、解题规律,总结、积累常见问题的辅助线做法。例如,对于四边形,特别是初中重点研究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和“正方形”,首先,它们体现着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紧密联系,突出地显示了四边形向三角形转化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它们本身还有着美妙而重要的性质,是解决更多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基础。随着圆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四边形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

复习时,要认真归纳、总结,尤其要挖掘以正方形为背景的题目。

讲评时,要教给学生思路和方法,与学生一起深入**如何寻找问题的解法,解题突破口在**,为什么要这样解,如何设计解题格式,此题应注意哪些问题,解题中走过哪些弯路,有何教训,有没有其它解法,是否可以变换角度分析,等等。

4、研究解答题要注意“交汇”

解答题常见类型有:计算题;证明题;解直角三角形型;实际应用题型;统计与概率型;图形变换型;动态几何型;函数应用型;几何综合型;函数综合型;代数与几何综合型等。难题多出在知识交汇点处,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特别要注意跨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例如,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相结合;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相似等相结合;概率知识与数学的其它知识,甚至是其它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图形变换与有关的几何计算相结合,等等。

第三轮:综合模拟。

这一轮主要做中考模拟题和中考试题。在综合训练时,还要训练自己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和考试时的心态调整的方法,提高应试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所在,及时解决问题。

时间安排:5月18日~6月17日。

指导思想:“依标据本,整体提高”。

达成目标:综合模拟训练,使学生以最佳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解题能力的实际检验与强化提高;二是考试经验的实际积累与迅速丰富;三是考点题型的实际再现与反复巩固。

具体办法。1、选用成套综合卷。

包括各地中考模拟卷、近。

一、两年的中考卷。后期要结合中考信息对整卷进行大胆的筛选,或只选用试卷中的某些题目。

2、动手自编综合卷。

随意选用资料上的套题,效果不一定好。在深入研究《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及其它有关资料,使用“剪刀+浆糊”,进行认真选编,自拟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难度又有信度,既有梯度又有新颖性的模拟题。低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对双基的理解、掌握程度;中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高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延伸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有一定难度问题的能力。

3、分层布置作业。

对于优等生,除切实抓好基础知识以外,要重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复习时应配备适量的、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培养他们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总结、揭示出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对于中等生、“学困生”,则应把重点放在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上,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

复习时应配备适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题为主。

第四轮:自由复习。

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标》为标,切不可忽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复习必须再现、重温教材。回归教材,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对照教材回忆和梳理知识,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会有实效。

时间安排:6月18日~6月26日。

指导思想:“依标据本,寻找题源”。

达成目标:“饮水思源”,通过回归教材,回归基础,使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具体方法。1、挖掘变式例题、习题。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都是由专家精心设计和筛选的,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如果我们对其进行挖掘、变式、引申和拓展,就会得到一些综合型较强,符合创新精神的新命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符合中考试题源于教材的命题思想。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思想指导下,中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教材中的原题,但对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不少中考题就是对教材原题的变形、改造和综合。

2、设计知识交汇题。

立足教材,在认真研磨典型例题、习题的基础上,整合各章节例题、习题,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串联、改编。

3、考前给你“提个醒”

通过再“现”平时做过的题目,再梳理易错、易漏、易混点,以提高得分率。

二、提高对数学复习教学的认识,切实改进教法,提高复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复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再加工。

作为复习的学习活动具有重复性、综合性、概括性和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1)数学复习活动包括学生对相关知识经验的回顾、组织(系统化)、概括抽象、运用和评价等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对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更高,随着学习任务的更广泛、更综合,对任务的专注程度的要求也更高。

(2)复习活动具有重复性,其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但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会有很多基础知识的缺陷,因此,数学复习活动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来自于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这是建立在及**价的基础之上的。

(3)由于数学复习活动中知识经验、思想策略的运用背景更复杂,学生往往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反复思考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思想、方法、策略的要义,正常情况下这不是在一次操作中能够达到的,需要多次反复,经历尝试—帮助—指导—再尝试—再应用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集中进行有效的训练,需要及时巩固。

(二)数学复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1、要么学生已经事先看了复习用书,对相关的内容有了初步理解,而教师再重复一遍(教师的教学对这些学生来说是无效的);要么学生事先没有准备而教师代替学生包揽了诸如知识回顾、组织、反思、运用等本应由学生做的事,学生在复习活动中只剩下做题目,学生参与复习活动的积极性低下。

2、缺乏对学情的全面了解,教学没有针对性。

3、教师讲的题目多,而学生会做的题目少;教师讲过的题目学生不一定会做,教师没有讲的题(特别是综合题)学生根本没有思路;教师要求的多,学生落实的少。

4、为了应对升学考试,以少数学生为教学出发点,加进度,增难度,造成多数学生跟不少,优秀学生很吃力,只知道模仿性做题,难以进行独立思考,更没有让学生把“会做的题讲给人家听,并努力使人家听懂”——而这恰恰是提高思维水平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提高数学复习效率要解决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1、让学生主动、积极、有深度地参与数学复习活动。

第一轮基础过关复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知识回顾和组织的线索,使学生明确自主回顾和重组知识结构以及进行知识运用[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的学习任务。例如,“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中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复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知识回顾与重组结果,教师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知识的组织,教师也展示自己的知识组织结构。

2、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生的帮助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有区别的合理指导。

复习是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学生有进行自主提前复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是评价。要准确把握学情,必须要加强复习评价。复习评价包括**性评价、课堂实**价和课后巩固性评价。

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为学生自主复习提供线索(问题或题目),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检查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教师再适当引导。即先学后教,全程评价,合理引导。

所谓复习教学的针对性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帮助需求**,选择合理的样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指导策略(如讲授分析、问题解决、组织讨论等)。

3、及时巩固。

及时巩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人人过关,并能对解决问题的经验和体会进行及时总结,不仅指导怎么做,更要总结怎样想到做题的方法。

总之,在数学复习教学中,要提高思想认识,改进教学方法。要使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质疑、创新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复习教学质量,为我校在20xx年的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复习时间安排表。

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九年级 下 数学教学计划。九年级的新课即将结束,百日冲刺,决胜中考。剩下的这100来天的时间,全面系统的复习给学生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将会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特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吃透 新课程标准 和 中考说明与检测 把握中考命题意向,结合学校制定的九年级整体复习计划进行复习。二 复习...

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九年级属于初中毕业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结合教导处总复习计划和数学组复习计划,特制定中考时的个人复习计划和中考总复习具体做法。一 指导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是山西中考数学命题的唯一依据。也是我们进行复习的指导思...

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9.2班数学成绩非常差。为了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 时间为第一轮复习结束为止 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一,复习要过记忆关。数学课本上的定义 定理 性质 公式等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比如特殊的三角函数值 函数的性质 四边形相关性质等都是需要熟练的记忆的。如果记不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