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八年级课后练习

发布 2022-07-29 00:53:28 阅读 2623

第一章。1、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铜丝的直径?

如右图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铁丝,则铁丝直径约 mm.

用两个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则硬币的直径是

2、(1)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___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多少。

2)假设双脚站立时,整个鞋印范围都与地面接触(如图)。测量时,在方格纸上画出鞋底的轮廓,看鞋底占有多少个小格(不满一个时,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

如果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是2cm,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对地面的压强是与你对地面的压强相比哪个大?

3、(1)分别以火车车头、车厢的座椅、树木、房屋为参照物, 行驶列车上的物品相对于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

(2)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期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5、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50m平均速度是后50m平均速度是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6、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列车在路段运行得最块,在路段运行得最慢。

7、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主要的测量器材是和 ,其作用是测___和 ,然后用公式来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 这是为了。

如左图所示,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小车在斜面上做运动。在测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时,是否可以从b点释放。

如右图所示: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_cm, tbc=__s,vac=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填“大”或“小”)

第二章。1.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如图);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如图)。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2. 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由实验能得出结论。

3、阅读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信息。

4、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则钢管的长为多少?

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米。

6、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 ,人类听到。(选填能或不能)

7、 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声音三大特性中的——

男低音中的“低”指的是声音三大特性中的——

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三大特性中的——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声音三大特性中的——

方案一: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是振动发声。

音调最高的是若想瓶中吹气,则音调最高的是。

方案二: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主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调会改变,是振动发声。活塞向里推时,音调会变。

9、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 m.

10、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下面采取的措施那些是合理、有效的:(

a .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 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c. 在教室周围植树; d.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

11、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b.频率 c.响度d.音色。

第三章。1、图中各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每隔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

甲: ;乙 ;丙丁 。

2、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膨胀的多少通常不同。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加热后,这样的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如图5所示.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

a.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 b.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

c.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 d.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

3、经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但不可能比它更低,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计量的温度叫开氏温度,单位用k表示,如果这个温度用t表示,摄氏温度用t表示,那么他们的关系是t

4、在**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问题是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5、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5℃)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猜想根据这一猜想举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6、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试着分析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

7、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发生得物态变化是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 擦干(“能”或“不能”)

8、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坎儿井有明渠、暗渠、竖井组成(如图)。

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m。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最深的井可达90m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

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多选)

a .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水流动时表面积过大带来的蒸发。

b. 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带来的水的蒸发。

c. 丼内的水温比外界低,也是减少水蒸发的原因。

d. 地下有源源不断的水**,所以减少了水蒸发。

9、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物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没有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10、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 这是因为冻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冻肉出冷库后会有一层白霜,从而使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更了。

11、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 ,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吸收周围空气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形成云,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下落时,其中的冰晶又 ,便形成了雨。(横线填物态变化)

八年级课后练习

1 已知三边满足,请你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 已知,求的平方根 3 在波平如静的湖面上,有一朵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1米,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多少?4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 4cm,bc 8cm,现将纸片折叠压平,使a...

八年级课后练习

1 已知三边满足,请你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在波平如静的湖面上,有一朵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1米,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多少?3 已知,求的平方根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 4cm,bc 8cm,现将纸片折叠压平,使a与c重合...

八年级物理磁场课后练习

六 课后练习。1.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能正确表示所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a.小磁针a bb.小磁针b c c.小磁针c dd.小磁针d a 2.两个大头针被条形磁块n极吸住,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排斥,这是因为。a.针帽是s极,同名磁极相排斥。b.针帽是n极,同名磁极相排斥。c.针帽一端被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