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

发布 2022-07-25 23:53:28 阅读 7050

《范进中举》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相关知识,感受并记忆《儒林外史》的讽刺性。

2.学习作者从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角度刻画人物的“变”,由此逐步展现出胡屠户、范进、众乡邻、张乡绅的性格特点。

3.理解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社会根源,从而体会到喜事后面的悲剧性。

4.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儒林外史》中其它的故事,充分感受作品的讽刺性。

2.通过总结范进中举前后所有称呼的变化;理解人物的“变”。

3.通过分析范进发疯时的肖像、语言和动作,理解发疯的个人原因和社会根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透过范进中举发疯的戏剧性变化,能够从“笑”看到“悲”,理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

2.从张乡绅和范进的对话中,领会到科举制度下官官相护、结党营私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分析,把握众人物的“变”,从而理解范进中举的悲剧性,挖掘其社会根源。

2.学***中人物语言的生动性,体会作品的讽刺性和戏剧性效果。

◆难点。1.能够过报录人的话认识到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和毒害。

2.通过讨论认识到范进中举这个“喜剧”,体会读书人在科举时代的悲剧命运。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由题入文。初步感受作品。

1.在黑板上写下文题“范进中举”,提问学生:根据题目可以得到哪些关于课文的信息?

2.检查学生的预习,提问: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有哪些?文中涉及到哪些人物?

3.介绍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知识,可以略读其中的一个片断,如严监生和两根灯草的故事,让学生领略这部作品的讽刺性。提问学生:为什么胡屠户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1.回答:可以得到三个信息。一是人物: 范进;二是事件:中举;三是结构:可以分为中举前一中举一中举后。

2.各抒己见,回答提问:范进、胡屠户。文中涉及的人物有众邻居、范母、范妻、报录人、张乡绅。

3.交流并尽量记住有关作家作品的知识。体会教师朗读的片断,在笑声中体会作品的讽刺性。能够意识到,胡屠户之所以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在于他的“变”。

二、抓住胡屠户的形象。分析“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通过预习和交流,学生已经感受到胡屠户这个形象的魅力,他的“变”是围绕着范进中举展开的。请找出能够表现胡屠户前后变化的语言、行动等。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做出补充。胡屠户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眼睛却是认得人、女儿像有些福气。

3.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能够集中表现胡屠户性格的片断,引导学生结合胡屠户前后的变化,分析他的性格。

1.回答教师提问: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癞**、尖嘴猴腮——老爷、天上的星宿、文曲星、贤婿、才高貌好、 体面的相貌、姑老爷。

对范进考学的态度:吩咐、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因我积德、教导、失了你的时、痴心、撒泡尿自己照照——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我每常说。

2.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补充。

3.回答: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

三、分析邻居的热情反应。进一步体会“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除了善变的胡屠户之外,还有哪些人让你体会到这种“变”的讽刺?

2.邻居的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写邻居的变化,对于主题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提示:描写邻居的反应,和胡屠户的反应不同,是一种侧面烘托,从侧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1.回答:还有邻居们的变化。范进中举那天,家里已经没米下锅,范母饿得 “两眼都看不见了”。

但是,等到中举的消息传开来,“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2.回答:不但说明胡屠户对亲人都这样的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而且整个社会都是这种境况,到处都弥散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第2课时)一、由“变”入文.分析“发疯”

1.胡屠户的“变”、众邻居的突然热情, 都是因为范进的“变”——中举。他由一个穷秀才,变成了一位举人,而且是连登黄甲的举人,这意味着什么呢? ‘

2.提问:中举显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面对这样的好事,范进发生了什么事情?

3.让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直接描写范进发疯的?

总结:语言——三句话,“中了”;肖像。

——头发跌散、双手沾泥、浑身是水;

动作:拍着笑着。

4.范进的形象与中举的成功者形象相差太远了,为什么他会疯?组织学生讨论。

深入分析:结合报录人的话,可以看出他对这种事情是很有经验的,可见报录人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中举做官,光宗耀祖,改变命运。

这正是科举制度带给读书人的悲哀和**。

1.积极发言:财富、权势、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彻底变化,这种变化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好处——“一人得道,鸡犬**”。

2.回答:范进发疯了。

3.仔细听同学朗读课文,并用笔做标记,并回答问题:从语言、肖像、动作来直接描写范进发疯的。

4.回答:从表面来看,是因为范进突然受到巨大的刺激,经不住这种狂喜, “迷了心窍”。实质上是说明他多年以来一直渴望能够中举,然而常年不中,受到了太久压抑。

二、研读范进之“疯”,勾画众生相。

1.提问:是谁治好了范进的疯病?用什么方法?

回答:是胡屠户。他打了范进一个嘴巴。

2,胡屠户本不愿意做这件事情,因为范进这个时候已经成了他口中的“星宿”,但是为了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就壮胆打了范进。

提问:哪些地方能够表现胡屠户的迷信、欺贫怕富?

3.中了举的范进和以前的范进有区别吗?请学生找出来。,4.中举以后的范进终于出人头地,一扫过去的懦弱潦倒。范读范进与张乡绅会面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称谓以及范进得到的财富。

5.张乡绅从未登门拜访过范进,更没有在范进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这种前后不一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3.有区别。对胡屠户:岳丈——老爹;

唯唯连声——封银子给胡屠户。

4.仔细听教师读,体会人物性格的变化。划出称谓:世先生、晚上、老先生、世弟兄。财富:五十两银子、三进三间的空房一所。

5.张乡绅由从未露面到送钱送物,他的目的就在于和范进称兄道弟,好为将来仕途发展做铺垫。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相互舞弊的事实。

三、组织学生讨论,范进中举是喜是悲。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喜剧还是悲剧?

组织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积极讨论,畅所欲言。能够认识到:范进中举,从个人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

但是透过范进看当时的读书人,认识到悲剧普遍存在,如果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场真正的悲剧。

本课总结。这是一个充满嬉笑和泪水的故事。中举带给范进的,除了银子、房子、众人的吹捧之外,还有发疯。

应考三十多年的范进在一朝遂愿之后,喜极而疯,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啼笑皆非的众生相。抓住人物的“变”,比较同一人物完全不同的语言和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含泪的笑”的深刻内涵。

问题**与拓展活动。

教学**与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抓住众人的“变”来把握人物性格,尤其是对胡屠户的印象非常深刻。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课堂剧表演,引导学生透过笑的场面理解科举时代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总复习

h田p i ng 褓旁w亵dy n 落。灵ji扶yat nta繁y n z 睢 x 闹 ji?据 zh n 桥。抽ya发ji ng狡xiji?难。ku ng 骗 ti n 肚沉y nn 烦。2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一代天娇 段章取义言行相故迷留之际 克尽职守 重蹈覆辙涕肆横流一杯黄土 怒不可谒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上 期末试题

一 积累运用 20分 1 根据要求用原句填空 10分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 望江南 1分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1分 只有香如故。陆游 卜算子咏梅 1分 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观刈麦 1分 李清照 武陵春 一词中有两句想像奇特,将无形而抽象的愁怨化为可感觉的形象,十分准确而传神,这两句是2...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重点成语

九上重点成语。第二单元哲思华章第5课敬业与乐业。1 敬业乐群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2 断章取义 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3 不二法门 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 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4 强聒不舍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