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有理数。
2.1 正数与负数。
正数:大于0的数。(p12)
负数:小于0的数。(p1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p12)
正整数、负整数、零统称为整数。(p13)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p13)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我们把能够写成分数形式(m,n是整数,n≠0)的数叫有理数。(p15)
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p15)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p16)
圆周率是无理数。(p16)
循环小数如何化为分数(p17)
2.3 数轴。
原点、原点向右为正方向、左向为负方向。(p18)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p18)
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p19)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p19)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p19)
2.4 绝对值与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p23)记做︱a︱。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p25)
0的相反数是0. (p25)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p27)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小。(p28)
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p3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p33)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 =a + b+c)
有理数减法法则:(p35)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p42)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有理数乘法法则:(p43)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 =a× (b×c)
分配律:(a+b)×c =a×c+ b×c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外一个数的倒数。(p44)
有理数乘法法则:(p45)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7 有理数的乘方。
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底数、指数。(p50)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p51)
一个数的二次方,叫这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三次方,叫立方。(p51)
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a×10n 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称为科学记数法。(p52)
2.8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第3章代数式。
3.1 字母表示数。
3.2 代数式。
代数式的定义。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含有几项,就把这个多项式叫做几项式,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3.3 代数式的值。
3.4 合并同类项(p80)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5 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p84)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3.6 整式的加减。
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
4.1 从问题到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次),象这样的议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p98)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p99)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整式。
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方程中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p10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4.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p122)
5.2 图形的运动。
5.3 展开与折叠。
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可以知道物体的长,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知道物体的高,由左视图和俯视图可以知道物体的宽。
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1 线段、射线、直线。
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6.2 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常用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
1度=60分。1分=60秒。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
6.4 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记做a∥b
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5 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记做a⊥b,其中o点是垂足。
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注意问题。1.邻补角 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1.两直线相交时,才能有对顶互为反向延长线。角 应用性质时,不能说成2.对顶角及其性质 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 两个角相等,它们是对顶。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对顶角角 相等。2.过一点 包括直线上一点。3.垂线及其性质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和直线...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浓缩
知识点1 方程。1 定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 定义中包含两个要求 1 必须是等式 2 必须含有未知数。3 易错提示 1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比一定是方程 2 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3 方程中可含多个未知数。知识点2 一元一次方程。1 只含有 1 未知数,未知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总复习。一 知识清单 第一章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 有理数。分类方法一 按定义分类分类方法二 按正负分类。2 数轴。1 数轴的定义 2 数轴的三要素。3 相反数。1 代数意义 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 0除外 如 2与2为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两数的和为规定 0的相反数是0。2 几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