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发布 2022-07-22 09:21:28 阅读 6995

三、合作学习、共同提升。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它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合作、**的学生方式,因而,在教授本文时,无论是朗读技法的摸索,人物形象的分析,我都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大胆创新。同时,在教学中,我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互相学习、共同**的良好氛围,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对课文深入**的意识和能力。比如,作者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来体现人物形象,让学生自选段落来分析,将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的热情高涨。

同学们主动研读课文,以小组合作,集体**的方式,将这一重点内容进行了解答,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同时在情感交流的环节也是小组讨论,因为涉及我们的平日生活,所以在情感上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通过大家合作学习,共同得到了提高。

四、与生活接轨,学以致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也不会脱离生活,在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充满爱意的信件,借此表达对他们的爱与敬意,这就让学生把语文与生活实践紧紧相连。在生活中寻找文学的影子,在文学中体味生活的味道,能够将语文课上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记得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学是一门永远充满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上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的学生想表现,我没有给他们机会,看到孩子们脸上有些失望的表情,我就觉得他们在课堂上是一种享受而我没有给他们机会是我的过失,此外在朗读文段部分,可以让学生来朗读,这样他们理解起来会更到位。

语文之路处处崎岖而又处处孕育精彩。既然踏上这条路,我们就要努力去收获精彩,如何走稳、走好、走出精彩,我将会用书籍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升,不断反思。我会为构建一个和谐、同学们无比快乐、高效的课堂而不断奋进……

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

张丽丽。

2019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教育

教材分析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 四十自述 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 母亲 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学案

关于作者 胡适 1891 1962 近代思想家,现代诗人 学者,提倡白话文。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 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17年完成博士 1927年获博士学位 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 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曾任教于国立青岛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知识与能力 问题解决与思考 学生预习 教师重点点拨并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能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理解母亲对 我 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归纳出作者母亲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够揣摩具体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