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 二力平衡 人教版

发布 2022-07-21 04:23:28 阅读 6818

二力平衡(人教版)

___省、市、区、县)第五中学卜德民(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七、作业。

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教案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altimg w 138 h 27 eqmath x 知识与技能 1 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2 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altimg w 138 h 27 eqmath x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 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 总...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8.2 二力平衡 共2课时导学案。知识点一平衡力和平衡状态 24分,每空2分 1.平衡状态 在物理学中,常把或叫做平衡状态。合力 若同一物体上的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效果和某一个力f单独作用时的效果相同,那这个力f就叫那个力的合力。例如 一个水桶,两个孩子共同用力提起它,而一个大人单独也提起它,大人用力f...

八年级物理 力的平衡 二力平衡教案沪科版

第三节力的平衡 二力平衡。教学目的。1 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与难点。1 正确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2 二力平衡条件的得出。教具。配套实验仪器。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 讨论讲解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 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