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8 2二力平衡

发布 2022-07-21 04:37:28 阅读 7522

导入一:

情境引入:神舟遨太空,举国心相牵,从着陆场到飞控中心,从北京到全国,这一夜,亿万颗心与三位航天员一起跳动,“飞船调姿”“轨道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再入大气层”……

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发射前静置在发射架上的**,你知道此时它受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有什么关系吗?

导入二:复习引入:

师: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是否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你发现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吗?

生: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

生:小组讨论后,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

列举: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桌面上的花瓶、沿直线匀速行驶的列车、被起重机吊在空中匀速上升的重物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牛顿第一定律,设疑,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过渡语] 牛顿第一定律说不受力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在现实中物体受了力仍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怎么回事?你想知道吗?

一、平衡状态。

原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状况下,而在现实中我们把物体受了力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所受力称为平衡力。

现在请大家说出身边的平衡力。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比如放在桌子上不动的书,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匀速运动的小车等物体的受力情况。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几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在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把抽象物理概念具体化,学生易于接受。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出示三个物体受非平衡力的**。

设计意图] 从实例中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要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几个力满足什么条件?这样自然过渡,使学生对下一步的实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

[过渡语] 在几个力平衡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来研究一下二力平衡的情况。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思路一。实验**:二力平衡的条件。

引导学生从力的大小、方向等进行猜想。

学生猜想: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那么两个力在什么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请利用桌面提供的器材完成下面的**实验。(4人一组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器材,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抽1~2个小组同学说出方案。

引导组装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图1)

1)首先将吸盘固定在玻璃板上,挂上滑轮,再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线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吸盘上的滑轮;

2)**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卡片不能平衡?(图2)

3)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卡片能保持平衡吗?(图3)

4)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剪刀剪断卡片后,卡片能保持平衡吗?(图4)

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提问:刚才的实验是怎么做的?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汇报刚才的实验情况,最终得出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教师总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将条件归纳成口诀:“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设计意图] 在“**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教材中提到的器材是用两端带滑轮的桌面、两端带挂钩的小车、细线及钩码等。学校中这样的小车不多,无法进行分组**,更重要的是教材中对“两个力要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一要素没有体现,经过改进实验,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学生都能通过亲手实验**出来,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思路二。猜想】 两个力平衡,它的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怎样?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师生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如图所示。

1)步骤1:在两边加上钩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小车不能平衡?(如图所示)

2)步骤2: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使小车受到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小车能保持平衡吗?

3)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小车能静止?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归纳: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八字口诀:“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巩固】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以后将学到).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过渡语]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或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其中一个力。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

师:图中物体是否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什么?

学生:a.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b.两个力大小不相等;c.是一对平衡力;d.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出示三个典型物体受力情况的课件(先让学生分析受力情况,教师再课件展示).

讨论分析:1)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电灯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气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设计意图] 对二力平衡的知识强调后,趁热打铁,出示实例进行受力分析,能够起到紧扣重点、越过难点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由平衡力中的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

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判断各力间的关系;

3)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1.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解析:小熊猫倒挂在竹子上受到重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两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a.

2.如图所示是一架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的示意图。如果用f表示钢索的拉力,用g表示电梯受到的重力,那么,能正确表示电梯受到的力的示意图的是( )

解析:电梯匀速向上运动,则电梯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示意图上表示两力线段的长度应相等,由图可知c正确。故选c.

3.搬运工用600 n的力水平向东拉一重为1000 n的板车,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板车的阻力为 n,地面对板车的支持力为 n.

解析:板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到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地面对板车的阻力为600 n;板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则板车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地面对板车的支持力是1000 n.

答案】 600 1000

4.向日葵因生长在茎顶端的花盘随太阳转动而得名。如图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向日葵,请在图中作出花盘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花盘处于静止状态,则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重力的作用点在花盘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则花盘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花盘的重心上。

答案】 如图所示。

一、力的平衡。

1.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选做题】教材第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4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下册

八年级下期物理教学计划。第6章 电压电阻。第7章 欧姆定律。第8章 电功率。第9章 电与磁。第10章 信息的传递。半期检测 从第6章 第7章。期末复习与检测。总计。第。六 七章电压电阻及欧姆定律。课程标准的要求 1 通过实验 电流 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 能连接简单的串...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人教版

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2.知道动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2.通过参与科学 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3.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浮力 教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的物理 浮力 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浮力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