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聚焦】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②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③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④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自我检测】1 方程sin(x–)=x的实数解的个数是( b )
a 2 b 3 c 4 d 5
2. (2005福建)设的最小值是 ( c )
a. b. c.-3 d.
3 已知f(x)=(x–a)(x–b)–2(其中a<b,且α、β是方程f(x)=0的两根(α<则实数a、b、α、的大小关系为( )
a α<a<bb α<a<β<b
c a<α<bd a<α<b
4. (2024年湖南)若圆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b )
a.b.c.[ d.
重点难点热点】
问题1 利用函数的图象、方程的图形数形结合。
例1.在y=2x,y=log2x,y=x2,y=cos2x这四个函数中,当0<x1<x2<1时,使f()>恒成立的函数的个数是 ( b )
a.0 b.1 c.2d.3
解析】 用图像法,只有上凸函数才满足题意,即只有y=log2x才满足上式,故选b.
例2 已知二次函数y=f1(x)的图象以原点为顶点且过点(1,1),反比例函数y=f2(x)的图象与直线y=x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8,f(x)=f1(x)+f2(x).
1)求函数f(x)的表达式;
2)证明:当a>3时,关于x的方程f(x)=f(a)有三个实数解.
分析】 用数形结合思想求f(x)-f(a)=0解的个数.
解】 (1)由已知,设f1(x)=bx2,由f1(x)=1, 得b=1.∴f1(x)=x2.
设f2(x)=(k>0),则其图象与直线y=x的交点分别为a(k,k),b(-k,-k),由|ab|=8,得k=8,
f2(x)=,故f(x)=x2+.
2)由f(x)=f(a),得x2+=a2+,
即=-x2+a2+.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f2(x)=和f3(x)=-x2+a2+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f2(x)的图象是以坐标轴为渐近线,且位于第。
一、三象限的双曲线,f3(x)的图象是以(0,a2+)为顶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f2(x)与f3(x)的图象在第三象限有一个交点,即f(x)=f(a)有一个负数解.
又∵f2(2)=4,f3(2)=-4+a2+,当a>3时,
f3(2)-f2(2)=a2+-8>0,
当a>3时,在f3(x)第一象限的图象上存在一点(2,f3(2))在f2(x)图象的上方.
f2(x)与f3(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两个交点,即f(x)=f(a)有两个正数解.
故方程f(x)=f(a)有三个实数解.
评析】 用数形结合思想,可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
演变1:函数f(x)=sinx+2|sinx|,x∈[0,2]的图象与直线y=k有且仅有2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1点拨与提示:f(x)=sinx+2|sinx|,x∈[0,2]=
问题2 利用方程的图形数形结合。
例3: 分析:
选d演变1.
分析:构造直线的截距的方法来求之。
截距。问题3 利用几何意义转化、构造。
例4.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cos2α+cos2β+cos2γ=1,求证:tanα+tanβ+
tanγ≥。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几何——代数间的转化,以及代数不等式的证明。
证明:由已知条件作长方体abcd—a1b1c1d1,如图,使∠c1ad=α,c1ab=β,c1aa1=γ,设ad=a,ab=b,aa1=c,则:tanα=,tanβ=,tanγ=
tanα+tanβ+tanγ=≥
故tanα+tanβ+tanγ≥
点评:(1)还可将已知条件改为sin2α+sin2β+sin2γ=2;
2)运用此模型,还可设α、β分别为ac1与c1b、c1a1、c1d所成的角,则cos2α
cos2β+cos2γ=2(或sin2α+sin2β+sin2γ=1)。
例5.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由定义知1-x2≥0且2+x≠0
-1≤x≤1,故可设x=cosθ,θ0,π]则有可看作是动点m(cosθ,sinθ)(0,π]与定点a(-2,0)连线的斜率,而动点m的轨迹方程,θ∈0,π]即x2+y2=1(y∈[0,1]是半圆。
设切线为at,t为切点,|ot|=1,|oa|=2,∴0≤kam≤
即函数的值域为[0,],故最大值为。
点评:1、有些代数式经变形后具备特定的几何意义,此时可考虑运用数形结合求解,如:比值——可考虑与斜率联系;根式——可考虑与距离联系;二元一次式——可考虑与直线的截距相联系。
2、本题也可如下转化:令y=,x=2+x,则(x+2)2+y2=1(y≥0),求的最大值,即求半圆(x-1)2+y2=1(y≥0)上的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最大值,易知。
演变1 解法一(代数法):,解法二(几何法):
演变2 分析:
转化出一元二次函数求最值;倘若对式子平方处理,将会把问题复杂化,因此该题用常规解法显得比较困难,考虑到式中有两个根号,故可采用两步换元。
解: 第一象限的部分(包括端点)有公共点,(如图)
相切于第一象限时,u取最大值。
专题小结。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要注意数与形的完整结合,由数想形时,一定要准确、全面,特别是图形一定要准确.
数形结合常用的辅助工具:数轴(直角坐标系)、两点间距离公式、向量的模,函数的图象,曲线的方程,直线的斜率、截距,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等.
临阵磨枪】一、选择题:
1.方程的实根的个数为( c )
a.1个 b.2个c.3个d.4个。
2.函数的图象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d )
ab. cd.
3.(2005福建)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则方程=0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 ( d
a.2 b.3 c.4 d.5
4.(2024年江西)p是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m、n分别是圆(x+5)2+y2=4和(x-5)2+y2=1上的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 d )
a. 6b.7c.8d.9
5.定义在r上的函数上为增函数,且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为,则( a )
a. b. c. d.
6.(2005江西)在△oab中,o为坐标原点,,则当△oab的面积达最大值时,( d )
a. b. c. d.
7.如图所示,b地在a地的正东方向4km处,c地在b地的北偏东30°方向2km处,河流的沿岸pq(曲线)上任意一点到a的距离比到b的距离远2km.现要在曲线pq上选一处m建一座码头,向b、c两地转运货物.经测算,从m到b、m到c修建公路的费用分别是a万元/km、2a万元/km,那么修建这两条公路的总费用最低是 (b)
a.(2-2)a万元 b.5a万元。
c.(2+1)a万元 d.(2+3)a万元
8. (2005辽宁)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实数, ,若,则( a )
a. b. c. d.
9.(2024年江西)若不等式x2+ax+10对于一切x(0,)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c )
a.0 b. –2 c.- d.-3
10.(2024年福建卷)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c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 若关于x的方程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
12. 函数的最小值为。
13.若集合,集合,且。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4.(2005上海)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15.( 2024年浙江)对a,br,记max|a,b|=函数f(x)=max||x+1|,|x-2||(xr)的最小值是 3/2 .
16.(2024年四川)如图,把椭圆的长轴。
分成等份,过每个分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
分于七个点,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
三、解答题:
17. 若方程上有唯一解,求m的取值范围。
18.若不等式≥x+11-a的解集为,求实数a的值。
19.已知函数f(x)=sin(ωx+φ)0,0≤φ≤是r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点m(,0)对称,且在区间[0,上是单调函数.求φ与ω的值.
20.(2006湖南)已知函数。
(i)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若曲线上两点a、b处的切线都与y轴垂直,且线段ab与x轴有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2006安徽)如图,f为双曲线c:的右焦点。p为双曲线c右支上一点,且位于轴上方,m为左准线上一点,为坐标原点。已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ⅰ)写出双曲线c的离心率与的关系式;
ⅱ)当时,经过焦点f且平行于op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点,若,求此时的双曲线方程。
2024年高考复习专题 数形结合思想
一 选择题。1.方程lgx sinx的根的个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 已知全集u r,集合a b 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3,5 b 2,c 2,5 d 5,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平面区域a 则平面区域b 的面积为 a 2b 1 c d 4 函数图象如图,...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形字形题复习策略
主标题 字形题复习备考策略。副标题 剖析考点规律,明确考察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关键词 字形,复习,备考。难度 1重要程度 4 内容 考点剖析 考试大纲 在 考试内容 部分对语音部分的要求为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a级。本考点重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按...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五结合
四是中外结合。由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分别编写的,讲授时也基本是彼此独立的。这就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顾此失彼,破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总复习时要将中外历史有机地融为一体,尽可能地把中外历史教材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比较联系,对照复习,整体把握。寓中国史于世界史的复习之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