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教育学作业

发布 2022-07-18 16:14:28 阅读 5239

《教育漫话》是一本关于英国中世纪晚期教育思想的通俗读物。全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阐明了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于我个人而言,阅读此书更多的意义居然在对我个人的教育,因为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大量具体的教育实践方法,也包含太多值得借鉴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让我反思父母于我自身的教育,现在我又该如何去鞭策管理自己,甚至去教育那些更小的孩子。

虽然作者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深刻的,在具体操作指导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全书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策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都是十分发人深省的。

在洛克《教育漫话》的前言——至奇布勒地方的爱德华.葛拉克先生一文中,他写道:“尽心竭力地给祖国服务,乃是每一个人不可不尽的义务。”而教育对于国家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

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刷洗不掉的。”我相信洛克先生是一位真诚的人,一位绅士,一位真正关心儿童以及国家未来命运的人,这也便是为什么这部教育学奠基之作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正确并且仍然将我们震动的原因。

作者随和的口气具有着强大的说服力,他告诉我们自己曾经习医,喜好读书,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作为家庭导师的经验,书里面很多的看法即使在今天我国的教育环境之下来看也是正确却无法企及的。

具体来看洛克的教育思想,全书分为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也就是说,早在十七世纪,他便将绅士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了我们今天学习的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并把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分别贯彻在三育之中。

体育。在《教育漫话》一书的开头,洛克先开章明义地提出身体健康问题:“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本书谈及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成保暖问题、户外运动、饮食、睡眠、医药等,洛克归纳为“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不喝酒或烈性饮料,药物要少用或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等,虽然这些看似苦刑似的规矩几近严苛,但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确是完全正确的。

洛克非常重视强健体魄的培养,在他看来,妨碍身体健康的做法莫过于娇生惯养。强健的体魄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体育锻炼,而要涉及吃、穿、住、行、运动和锻炼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对于着衣与生活的建议,还是纤维食物和定期大便对于预防便秘的作用,洛克的提议都是当代健康教育所认同的做法,作为一个医学专家,在这方面对有关儿童身体健康的问题做了非常详细的具体说明和指导,因此这一部分内容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洛克对于“幸福人生”最简短而又最充分的阐释,所以健康的身体是教育的基础工作。洛克从多个方面提出培养强健身体的方法,他坚决反对娇生惯养,主张绅士家庭要象小康的农民家庭一样粗生放养,颇有“饿其肌肤,空乏其身”的味道,与现今育儿经相距甚远。

德育。在一个人或者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应该放在首位,这是幸福的基础。而德行的基础在于在孩子的心中及早印上对上帝的真实观念,让他们将上帝作为其存在及所作、所享一切善之创造者而加以弘扬。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占有根本地位,在洛克看来,教育的主要任务乃是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或人格,因此他所说的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他包括德行、只会、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德行主要指诚实正直和善良的品质,但首先我们需要有善良的仁爱之心,才能做到为人诚实公正。智慧则指那些在处理事务时表现出来的聪慧、精明,以及富有远见的思想的品质。教养则是指礼貌,根本的品质在于对别人的殷勤和尊重,洛克描述的教养是,“懂得对于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以及什么地方应当有什么样的举止与礼貌”,他必定是不希望你害羞扭捏,也不希望你狂妄放肆,尤其是那些粗暴、轻蔑和吹毛求疵。

如若缺少教养,那么其他的美德反倒会对拥有者不利,“使美好的品德生出光彩的是教养,任何人若要受欢迎,他的行动就不仅要有力量,而且要优美。”

坚忍是勇气,他写道,“当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灾祸或危险的时候,他都能够镇静自如,能够泰然自若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它是“其他各种德行的保障和支柱”。

洛克认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绅士人格的灵魂,因此我认为“道德教育”这一部分是应当重点阅读的。

教育中的“权威”与“亲子关系”是重要论题。合理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想要达到的合理的亲子关系是,儿子尊重、敬畏父亲,父亲体恤儿子。教育者作为理性代言人的权威性质,联合孩子自身精神中理性的潜能成长,共同决定了亲子关系当经历一个从以支配与服从为主要特征的“长官”式关系过渡到一个以交谈、沟通、举例和说理为重要特征的“朋友”式关系。

落实到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教育者自身应当成为榜样,警惕自身对孩子意志的合理支配变质为“**”和“奴役”,同时还应控制好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反理性”要素。

而我们常用的“奖励”或者“惩罚”,往往在暗里助长那些应该“扑灭的嗜欲”,有违德行培养和理性教育的长远方向。所以,在洛克看来,奖惩绝非可以信赖的手段,运用奖惩罚时要避免指向孩子身体性的快乐痛苦,而是指向内在的自尊和羞耻感。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以理性引导和控制欲望的个体。由于儿童精神中理性的弱小和欲望的无序与可塑性,家长和教师应当以相对成熟的理性代言人现身,以此权威的身份决定和引导孩子欲望的克制、精神的修炼和道德品格的形成。德行的教育如此之重要和复杂,以至于洛克认为宁可让儿童尽量多一点留在家里,接受父母、有德行的导师的私家教育,因为学校教育的模式、学生间相互的影响,对儿童品质的影响完全不容乐观。

洛克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德行的培养,培养具有“克制理智所不允许的欲望”的能力,而这种理性的获得,源于从小儿童精神最易支配的时候,就要持之不懈地帮助儿童形成“遵守约束、服从理智”的习惯。所以他反复强调,对儿童每个行为,最需要关注的是它对儿童心理产生什么影响?会使儿童形成一种什么习惯?

这种习惯会对他长大后造成什么影响?他提倡通过“名誉”去引导儿童遵守规则,这才是永久生效的、能够自我激励的原则,这样“儿童的欲望便反而可以助长他们的德行”。

三、智育。关于智育,也就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洛克表面,“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是大有帮助的,但对本质不良的人来说,学问就只会促使他们变得更加愚蠢,或者变成更坏的人”。也就是说,“学问只能放在第二位,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

毫无疑问,在洛克的观念中,智育是教育中地位最低的,在这方面,作者主要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即所学的一定要对未来的生活有用;其二,强调了教育方法,尤其是在儿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引导他们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充满乐趣,并且循序渐进。

在智力教育方面,洛克在教育实践中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比如按儿童喜好培养其兴趣,不要逼迫儿童定期定量做某项哪怕是他喜欢的事情因为这样必定导致他们的厌恶(这些简单的要求即时现在大陆的基础教育仍然无法做到,他们往往是在抹杀学生原本在一个领域内的兴趣),拉丁文是必须的教育而希腊文则大无必要等等,这里遍布详细述说了。总而言之,有一句话评价洛克我以为是很得当的:在洛克之前,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洛克之后,他才变成为一种主体性行为。

洛克并未否认知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他显然并不认为它们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相比德行的教育,洛克在知识教育上的态度显得更为开明,手段更为善巧。他坚决反对强制学习,主张尽快让儿童体验到学习到知识后的收益。

要充分理解儿童是厌烦任何严肃性工作的,所以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努力设计有趣的方式,诱导他们感受到乐趣和收获。而阻止儿童把时间精力过多消耗到娱乐上的办法正好相反,那就是让这种娱乐变成他一项严肃的工作。

阅读此书也让我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了一些思考,中国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国家,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如今,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在德育和智育方面的地位和洛克的理念有所违背,即我们将智育放在比德育高出很多的地位,忽视人格的培养,也忽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些做法,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白生活的意义,将教育的性质变得十分肤浅,本末倒置。洛克看来,精神和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而智育虽然需要却并不重要。

如果能在我们的儿童教育中实现洛克思想中的一部分,不说人人都成为绅士贵族,至少我们时代的精神状态,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教育漫话》给人两点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是教育目的非常清晰:要培养理性的、有德行的青年绅士。反观我们这个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空泛的口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客观的结果-可以在市场上标价**的人。南怀谨说:“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

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

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这与洛克的思想多么的相一致,发人深省啊!

二是教育手段和目的的一致。洛克倡导的理性教育,一旦他发现教育的手段,偏离儿童培养的方向时,他就会高度地警觉。比如前面谈到的奖励与惩罚。

又如,他反对鞭笞,因为这实际也是在鼓励儿童逃避眼前的痛苦。而当面对儿童的顽梗和决意的反抗而不得不采用鞭笞的时候,他对于什么时候打、谁来打、怎么打,都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让人惊叹,原来父母要始终保持如此的理性!即使是在采用这种最不理性的教育方法的时候!

看看我们现今的教育,引入了多少所谓的“先进”技术手段?可这些技术手段真的与教育的目的协调一致吗?还是让我们的目的更加迷失?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作者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 洛克,教育漫话 出自作者与爱德华 葛拉克先生的书信,这些漫话,与其说是公诸于众的 不如说是一段朋友间的私人谈话。这本书分为三部分 健康教育 对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视,教育是一个潜意默化的过程 德育教育 儿童可塑性极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和知识与...

XX年阅读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xx年阅读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 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虽然相隔几个世纪,但这本著作中作者阐述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学校 家庭教育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有如聆听一场精辟的教育心理讲座。它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教育理论书籍也可以这样生动!它饱含哲理...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读后感

专题一 什么是教育学。1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一切教育现象的科学。教育学是人类教育现象的一种理论形式。教育学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有宏观 中观与微观之分。2 教育学引入我国仅有100多年的时间,分别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杜威的教育学 苏联凯罗夫教育学。但是这些教育学的研究范畴都不够大,没有将人类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