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总目标。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 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角的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表内乘除法(二)探索乐园等。
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2~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认识时、分、秒;掌握100以内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初步描述物体的位置;认识厘米、米,知道分米,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技能。
3、对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有所体验,能选择适当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一些数据。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方向与位置、角和直角的认识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整理,学会简单的归纳。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知道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一、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学情分析:本节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使学生经历由“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多个恐龙玩具、闹钟、茶杯等。学生以4人为一组分组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
东东他们星期天也去动物园看了大象,想知道他们看见的大象是什么样子吗?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看大象的小故事。
2、提问:小朋友们,他们看到的到底是几只大象呢?既然是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向李奶奶介绍得不一样呢?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那一面观察的吗?(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3、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
设计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受新知,并顺理成章的揭示课题】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大象)这是什么?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大象,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大象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大象**。)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是一样的?
生1:我看到了正面。
生2:我看到了侧面。
生3:我看到了背面。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大象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己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大象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大象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就都不一样,有时候换个位置看一看,就会发现更多不同的现象,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联系实际,组织活动---巩固新知。
(1)画一画。
a、师:你们学的这么好老师发给你们每组一个小奖品(茶杯),请小组成员一起观察。互相说一说,你坐在小奖品的哪一面,都看到些什么?
b、请你们把观察到的样子试着画一画。
c、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是什么样的,并通过简单的线条把看到的物体描绘出来。展示评价学生作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幅画是在什么位置观察并画出来的。此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看“物”画图和看图找“物”两种不同的学习活动。
】2)做一做。
出示汽车图学生认真观察。
3)摆一摆。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
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
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
生1:我看到了侧面,我能看到3个面。
生2:我看到了正面,我能看到2个面。
联系学生实际,观察物体。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同一物体的不同面,我们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从而使学生理解并总结:要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四、总结。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发现有哪些地方会用到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物体的这一观察方法呢?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不同的角度。
上面、正面、前面。
反思:在观察茶壶这道题时,有的孩子把壶把的位置画反了,我就教给孩子们,正前方的如果往左,它对面的就往右。相对的人(面对面的人)观察的图形是相反的。
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
教学内容 : p页,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饼干盒和长方体按例摆放在讲台上,抽学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5页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一练。
观察物体(二)
长方体。正方体。
球体 反思:1、从某一角度观察物体的时候,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做前面,朝向左边的面叫做左面,朝向右边的面叫做右面,左面和右面统称为侧面,朝向上面的面叫做上面。注意强调孩子侧字不会写。
2、从上面、侧面和前面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相同。错误(正方体和球为例,进行讲解)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
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1、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用竖式计算36+12=(指名板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对位的,从哪位加起的。
一方面加深对进位的认识,另一方面复习竖式的对位和从个位加起,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二)学习新课。
1.导入:同学们都学会了用竖式笔算36 加12,老师把第二个加数12改成18,变成36 加18,怎样算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教学例题。
1)摆学具,理解算理。
36 加18 怎样算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可以指导:先摆34 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28 根小棒,整捆和整捆的对齐,单根和单根的对齐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怎么办呢?
二上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2017 2018第一学期。执教者 芦芳林 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目标 1 3年级 知识技能。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 理解常见的量 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
二上数学教案
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备课一览表。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 谁的得分高 秋游 星星合唱队 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
二上数学七单元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认识时间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内容。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读过整时,对钟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作息时间也有了不少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主要要求学生更深入认识钟面,认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