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最富于争论的理论之一,货币理论的基石是供求规律,即货币的需求、供给及其相互作用。在分析货币供求理论的基础上,学术界才逐渐展开对货币在整体经济中所占地位的论述,特别是货币对收入、就业、物价的影响,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货币理论体系。因此,为了全面了解货币理论,必须从货币需求理论开始。
货币需求理论是金融学理论中的精华,也是比较晦涩艰深的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理论一样,最难掌握的就是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的传递机制。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是这样。
因此,我们首先从货币需求的一般性规定开始,由浅入深。
什么是货币需求?这看似一个比较简单的概念,但事实上它却是不大容易全面理解和掌握的。我们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费点时间“磨刀”,是不会影响“砍柴”效率的。
我们对货币需求的理解是:当收入一定时,理性的人们受便利、习惯、收益、风险和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将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愿望。
在此,我们要对收入一词作较宽的理解,它应包括薪金收入、经营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我们真的很感谢“其他”这个词!对于一切难以归类或当前难以预见的东西,都可以用“其他”一言以蔽之。)。
我们首先强调“收入一定时”,其实是在强调货币需求是对货币“有获得能力”的需求,即有效需求。如果没有收入,想持有货币的念头只能是一种欲望。由此看来,货币需求中的“需求”一词,与大众口语中一般意义上的需求是有不同含义的。
从对货币需求的定义来看,人们总是将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持有,显然,收入的另一部分是以其他资产的形式持有的。我们将其他资产大略分为两类,即金融资产和有收益的实物资产。前者包括债券、**、放债合同、银行定期存单(在货币口径为时此项为非货币资产,当货币口径定义在层次上时,此项资产是货币的一部分),后者主要包括资本品。
显然,持有非货币资产是有收益的(有风险也是必然的)。在理性人假设之下,每个单位或个人都是在可以应付日常支付、且无不便之感觉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货币需求量,从而增加收益。同时,再考虑各种资产的风险,对任何经济个体来说,都应该有许多种等效用的组合。
见图2-1。
有收益资产。a y0e
0 x0 b 货币资产。
图2-1图2-1中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货币资产与有收益资产的等效用组合,曲线位置越高,代表的效用越大。对一定的经济个体而言,实际上可以持有的货币资产和有收益资产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即预算线ab位置高低决定了“获得能力”。也就是说,这个经济个体的预算线ab必与某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点。
e点的横坐标就是我们所说的货币需求。
在经济分析过程中,我们一般都是在一个时段内讨论问题,所使用的经济变量多指一个时段内的统计量,如gdp、利率、**指数、失业率等等。所以,对于货币需求量而言,我们也应该考察某一时段内的平均货币需求量。因为平均货币需求是一个计算技术,所以,我们用虚拟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设:某人月收入3000元,月以30天计,货币口径为。下面几种情况下,有不同的平均货币需求量。
1. 若该人只以现金形式持有收入,且按均匀速度消费掉全部收入(如果按不规则速度消费也可以计算,不过是麻烦一点)。这样,一个月内每天的货币持有量就形成了一个等差数列,求其平均值,得:
元。2. 若该人每月定期存款1500元,余款匀速消费,则有:
元。3. 若该人每月买有价**1000元,定期存款500元,余款匀速消费,则有:
元。由此可见,对收入的不同摆布,给平均货币需求量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所谓名义货币需求,即按货币单位计量的货币需求量。
在短期分析中,即**不变的条件下,名义货币需求量有实际意义。在**不变时,按票面额计量的单位货币购买力不变,经济个体可以按票面额计量的货币量安排生产和消费,即可以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安排货币需求量。
一旦**发生变动,名义货币量代表的购买力也就发生了变动。如果想要保持经济个体的既有的生产和消费规模,名义货币需求量就必须发生变动。反之,如果名义货币需求量不变,生产和消费规模就必然发生变动。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在**变动的条件下按购买力计量的货币需求量,即用商品衡量货币。通常,实际货币需求以表示, 即用**指数去除名义货币需求。例如,若以2023年的**指数为100,2023年的**指数为122,则用2023年的购买力计量的2023年的实际货币需求为。
在某一时段的初始时点上的货币需求,被称为事前货币需求。事前货币需求主要受上一时段的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决定,是货币需求主体在该时段即将开始时的打算、计划或意愿,这个数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也是没有统计数据的。
一般说来,由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是分别由两个模型决定的,所以,事前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很难均衡的。因此,在某一时段的初始时点上,货币供给不是大于货币需求,就是小于货币需求。这是最常见的经济现象。
那么,事前货币供求的均衡状态如何得知呢?一般要根据**或利率在该时段内变动与否、变动势态来分析。在短期内(**不变),若市场利率下降,则可认定事前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反之则反是。
在长期内,若**水平上升,则可认定事前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反之则反是(参见下图)。
在某一时段终点上的货币需求,被称为事后货币需求。事后货币需求将永远等于货币供给。因为,货币供给主体通过各种渠道投放到市场上去的货币供给量,必然被货币需求主体所持有。
货币需求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不会多于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少于货币供给量。这同商品市场上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事后均衡是一样的道理——既不存在无卖的买,也不存在无买的卖。我们用下图说明各变量的传递机制: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假定在初始时点上,事前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c↑→i↑ad↑→p↑→yr↑→↑
ex-anteex-post)
由于假定事前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则有一定数量的超额货币供给量产生。对于任何货币需求主体来说,都不会持有正常货币需求量以外的货币,因为这将损失利息或效用。于是,货币需求主体会将货币与其它有收益或有效用的资产进行替代。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这些超额货币供给量将冲向两个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可能还会冲向外汇市场,此处略)。在资本市场上,新增货币会导致有价**收益率下降,从而使得货币需求上升;同时,有价**收益率下降又会在商品市场上造成投资需求上升。在商品市场上,新增货币量会造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上升,即总需求上升。
总需求上升一般会拉动**水平上升(在供给曲线的斜率不为0时),上升的**对厂商提供了信号,实际产出(收入)将会增长。由于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后面会有详细分析),于是,货币需求将上升。直至货币需求上升到与货币供给相等时,超额货币供给量消失,该时段结束,事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
古典学派认为货币本身并无内在的价值,其价值纯粹源自交换价值,即对商品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货币只是披在实际要素身上的“面纱”。这种思想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休谟的著作。
其后,这一传统思想在经济学说史上统称为“古典货币数量论”(quantity of theory of money),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了顶峰。
古典货币数量论有两种主要形态:其一是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其二是剑桥方程式。这两种形态的共同特点是: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这一角度研究货币,从而货币实现功能的场所无疑仅为商品市场。
艾尔文·费雪(irving fisher 1867-1947)是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的先驱者之一。费雪曾就读于耶鲁大学,酷爱数学。2023年任耶鲁大学数学讲师,2023年任该校经济学教授。
费雪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计量经济学会会长,其主要著作有:《资本和收入的性质》(2023年)、《货币的购买力》(2023年)、《利息理论》(2023年)。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出自于《货币的购买力》一书。费雪的分析以简单的恒等式开始:
式中,代表货币量(事后供求均衡的货币量),代表一定时段内每一单位货币周转或流通的速度,代表一般物价水平或指数,代表市场实际交易量。
式(1)的右端是交易量与平均**的乘积,即交易总值;左端是货币量与流通速度的乘积,即货币总值。显然,在货币经济中,双方必然相等。
从理论角度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恒等式,并无任何意义。凡有价值的经济学理论,必须有通过实证方法证实或推翻的可能性,而定义式的方程式由于无从证实或证伪,因此无理论价值可言。
当然,作为经济学大家,费雪和其他古典学派的学者是深知这样一点的。于是,他们做了两个重要的假设:
a. 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存量、技术存量、产业结构、文化等因素决定。因此,在短期内,甚至中期内不变。
b. 实际交易量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变动不大,也可以视为常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充分就业的产出量q来替代t。
将常数用上加横线的字母来表示,则式(1)可变为:
或2) 或3)
由于、或都是常数,因此,货币量m的任何变动,必然正比例反映于物价上。如果对式(3)的对数微分,则有:
或4) 从式(3)、(4)来看,货币量与物价是因果关系,不管是否同比例变动,有了证实或证伪的条件。因此,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具备了理论价值。
第二章货币
问答题答案。1.货币的 标准和价值尺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答 1 货币的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在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货币的 标准是指被确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2 联系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 标准来实现的,标准是为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做出的技术规定。3 ...
第二章货币
第二章货币 信用及利息。名词解释。1 货币制度 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 体系和组织形式。2 代用货币 是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3 信用货币 是在信用关系下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职能的信用凭证。4 金本位制 是以 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
本章小结。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简单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其中,货币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货币形式只要有 实物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货币的五大职能。货币制度的构成主要有 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货币发行准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