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师角色与职业特点

发布 2022-07-15 02:10:28 阅读 9686

主要内容。第一节教师角色第二节教师的职业特点。

学习目标。掌握角色和教师角色的含义;了解历史上对教师角色的定位;能分析现实中的教师角色隐喻;把握在教育发展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

第二章教师角色与职业特点。

主要内容。第一节教师角色第二节教师的职业特点。

学习目标。掌握角色和教师角色的含义;了解历史上对教师角色的定位;能分析现实中的教师角色隐喻;把握在教育发展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能用相关的知识分析教师的工作。

第一节教师角色。

一、角色。一)角色的内涵。

原属戏剧用语。

20世纪 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使用了这一概念 ,社会心理学家米德首先将“ 角色 ” 概念引入社会学理论中,指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与行为。

角色就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美国人类学家 r.林顿。

角色一是社会对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 ,二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三是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蒂博特和凯利。

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 地位以及由此而规定的个体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

二)角色期望与角色规范。

角色期望是指群体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 ,不仅规定了各种角色的行为准则,而且还规定了角色的行为方式。

角色规范是指群体中每一个角色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对角色期望的提炼而形成的,并在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

三)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是指人在同时进行相互矛盾的角色扮演时所引起的角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现象。角色冲突通常来说有两种形式:角色间的冲突与角色内的冲突。

角色间的冲突又有两种表现:一是个体所承担的几个不同的角色同时对个体提出了履行不同角色行为的要求,可能使他难以胜任并在时间与精力上出现紧张感,这被称之为“角色紧张 ” 二是两个角色同时对个体提出了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

角色内的冲突也有两种表现:一是不同群体对同一角色有相互矛盾的期待或要求,二是个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理解。

四)角色学习与角色训练。

角色学习是指个人了解和掌握角色的行为规范、 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角色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扮演该角色所需要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它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一是在特定的社会规范下进行学习 ,主要学习扮演该角色的责任和权利;二是在与他人的交互活动中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和模仿角色的态度和角色的情绪反应。

角色训练是指培养一个人具备那些按照角色期望来行动的能力的过程 。

五)角色行为与角色扮演。

角色行为——个体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它是角色期待在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模式上的表现。

角色扮演是指角色承担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所处情境,遵循角色期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角色行为。角色扮演恰当与否一方面取决于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的认知是否准确,对角色期待的把握是否得当;另一方面取决于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

二、教师角色。

一)什么是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代表了三种涵义:教师角色就是教师行为;教师角色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角色就是对教师的期望。胡森《简明教育百科全书》

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 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

二是教师角色期望。——顾明远《教育大词典 》

教师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 。包括社会对教师个人行为模式的期望和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 。

二)教师的角色是什么。

在英语辞典中,多将教师 ( teacher)定义为从事教学的职业人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

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执行教学任务的人。 —辞海 》

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三)教师角色类别——一种观点。

不同类型的教师角色和行为表现。

四)教师角色的隐喻。

蜡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梯。

五)教师角色的形成。

领悟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组织调整角色认知,获得角色体验,形成角色信念。

1.教师的角色认知: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认识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作用、社会价值以及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对角色规范的认知;对角色职责的认知;对角色价值和地位的认知。

2.教师的角色体验: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获得他人和自我的评价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角色体验与角色实践的互动关系。

3.教师的角色信念:信念就是指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

教师的角色价值观;教师的效能感;教师的教育理想。

六)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背景:终身教育:2023年,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信息社会:知识观的变化:建构主义知识观。

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由实践者转向研究者。

实践者,“教书匠”按照他人的设计与谋划按部就班地去进行操作,使自己的操作达到自动化。不需要动用自己多少智慧,也不需要亲身去做深入**,他要做的是操作,是实施,是具体化。

研究者,反思性实践者。集研究者与实践者角色于一身。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

2.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需要“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教师就是比学生先看教材的人”。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

帮助学生自我反思,明确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搜寻并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意义。

营造并维持积极的学习氛围。

帮助学生评价学习结果和过程。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心向。

3.由课程实施者转向课程开发者。

课程教材是权威的,教师需要忠实地执行课程。

没有教学大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参考书。教师对课程的支配权扩大了,课程留给教师的空间扩展了。

课程开发者角色的两个层面:

课程进行的二度开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等,开发的结果是自己的教学设计,表现的物化形态就是教案。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4.由教授者转变为终身学习者。

知识的权威。

终身学习者。

一劳永逸地“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景、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作好准备” 的期望已失去现实的基础,完成性的师范教育信念从根本上崩溃已是不可避免,职前教育只是教师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5.由独舞者转变为共同体的成员。

教师职业是孤独的”。“教师虽有同僚友伴,却没有可以进行工作上的切磋的同事。”

自然合作文化:以承认多元为前提;不必然排斥**的调控;需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并建立伦理的原则,使这些声音趋向一致;不应该限定在教师之间;应该改进学校、教师、社群的工作情境;承认合作过程并不总一帆风顺的,其中会充满冲突与矛盾;需要变革学校组织结构。 —hargre**es, a.

第二节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复杂性。

对象的复杂性:对象是人,有主体性的人,有差异的人。

任务的复杂性:教书育人。

情境的复杂性:

二、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教师本人。

师者,人之模范——扬雄《法言。学行》

学生的向师性。

示范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示范并非强加,旨在提供认知支架,进行感染。

三、创造性。

创造性劳动,比一般的创造性劳动更具灵活性。

教有法,但无定法。

四、长期性。

人才培养周期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效果的后延性。

急功近利是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

第二章 教师角色与职业特点

主要内容。第一节教师角色第二节教师的职业特点。学习目标。掌握角色和教师角色的含义 了解历史上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能分析现实中的教师角色隐喻 把握在教育发展中教师角色的转换。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第二章教师角色与职业特点。主要内容。第一节教师角色第二节教师的职业特点。学习目标。掌握角色和教师角色的含义 了...

第二章学校教师与教师发展

第一节教师职业概述。一 教师职业的诠释。一 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教师。二 初步了解教师职业。1 知识基础。表现 教师对学生及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教师对所教学科非常了解,而且知道如何把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负责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 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反思,并能够从经验中学习。2 定位。教师职业...

第二章教师作业

第二章教师。一 名词解释。1.教育案例。2.教学日志。3.教师学习审计。4.教育叙事。5.网络教研。二 填空题。1.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或的监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2.教师反思的基本方法包括 教师学习审计。3.在教师专业发展的 自我更新阶段 教师的特征是。和 4.在教师专业发展的 自我更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