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化学选修3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
一、 知识网络。
二、 化学键。
1、化学键的分类:
化学键分为键键。从电负性角度考虑,电负性相差大的原子间是以键相连,而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是以键相连。
说明】氢键与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2、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
定义:原子间通过形成的化学键;
本质: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作用;
形成条件: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元素原子间或非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间易形成共价键。
3、共价键的类型——δ键和π键:
δ键:δ键是两原子在成键时,电子云采取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重叠程度大),这种重叠方式符合能量最稳定;δ键是对称的,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π键:π键是电子云采取的方式重叠(重叠程度较小),成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互为 ,不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共价单键都是键,共价双键、叁键中只有一个键。π键不如δ键 ,比较容易 。
类型一:共价键及其类型—δ键和π键。
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变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轨道之间以“肩并肩”重叠可形成δ键。
b、p轨道之间以“头碰头”重叠可形成π键。
c、s和p轨道以“头碰头”重叠可形成δ键。
d、共价键是两个原子轨道以“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4、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指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的;
方向性:成键的原子轨道最大程度的重叠,在成键时,要尽可能沿着电子云密度最的方向发生重叠。成键电子云越密集,共价键越决定了 )
5、化学键的参数:
键能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的最能量。(或断开1mola(g)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态a 和态b 所吸收的能量,叫a--b键的键能)。注意几个点:
态、 原子, mol化学键。键能越大,化学键越 。
键长:数值约等于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 。键长越短,键能越 ,化学键越 。
键角:多原子分子中,两个之间的夹角。决定分子的和分子的 。
6、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不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相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
分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 ;发生偏移为键,不发生偏移为键。
极性大小比较:元素的电负性(元素非金属性)差值越 ,共用电子对偏移越 ,极性越 。
说明】在极性键中,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 ,共用电子对偏向于该原子,该原子带部分电荷,化合价表现为价;共用电子对偏离的一方带部分电荷。
分子的极性。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的分子称为非极性分子。例如:
x2型双原子分子(如h2、cl2、br2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的分子(如co2、ccl4等)都属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分子。例如xy型双原子分子(如hf、hcl、co、no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so2、h2o、nh3等)都属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看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或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否对称。
说明】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非极性键与非极性分子存在对应关系。判断分子极性时注意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能否抵消。
分子极性的应用。
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溶剂, 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类型二: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含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全是极性分子。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极性键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
变式2】下列物质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o3 b、ch3cl c、cs2d、na2o2
三、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是一种较的作用力。
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 ,分子的极性越 ,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越 、硬度越 。
氢键:由已经与很强的原子(一般指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介于。
和之间,约为化学键的十分之几。
说明】物质的熔沸点与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离子晶体与键相关;原子晶体与键相关;分子晶体与键相关。②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影响熔、沸点:h2o h2s,hf hi,nh3 ph3,ch4 sih4;影响溶解性:乙醇溶于水、nh3 溶于水。影响物质的密度:液态水冰。
四、 分子的空间构型。
1、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对于一个abn型的共价型分子,中心原子a周围电子对排布的几何形状,主要取决于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成键电子对数+孤对电子数),这些电子对的位置倾向于分离得尽可能远,使它们之间的斥力最小。
2、 杂化轨道理论:
同一原子的能量的某些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一系列能量的新轨道,这一过程叫“杂化”。
说明】经杂化后,轨道数目。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电子;
杂化轨道通常用来立体结构,不用于判断立体结构。
3、 判断分子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判断分子极性:
确定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价电子对数,一般价电子对数= 键的数目+ 电子对数;
价电子对数为时,vsepr模型分别是形形、 形;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所连数+孤对电子对数;
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判断分子的极性。
类型三:分子的空间构型。
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cl3是三角锥形 b、如果ab2分子是v形,其中心原子a可能为sp2杂化。
c、二氧化硅为sp杂化,是非极性分子 d、nh4+是平面四边形结构。
变式3】已知ab3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3是非极性分子b、a原子p能级中无空轨道。
c、a原子为sp3杂化d、ab3为三角锥形结构。
五、 其它。
1、手性异构:(指分子的手性异构)
判断:连有个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中心原子,称为手性原子。一般来说,分子中有手性原子的分子即为分子。组成 ,分子结构 ,但互为 ,这两种分子互为异构体。
应用: 活性或化学性质。
2、 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3、 配合物理论。
配位键:电子对给予—接受键(特殊的键,一方提供电子,一方提供。
配合物: 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 )以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
性质:部分配位化合物有特殊的 、部分配位化合物非常 。
4、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原理。外因: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和 。
其他因素:a.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键,则溶解度 ,且氢键越强,溶解性越 ,如:nh3。
b.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其溶解度,如:so2。
c.结构相似因素:溶质与溶剂在分子结构上有相似性,相似性越大,溶解度越。
5、无机酸的酸性。
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经验规律:将酸改写成(ho)mron的形式,n值越大,酸性越 (非羟基氧原子数越 ,酸性越强)。一般来说,n=0酸;n=1、 酸;n=2、 酸;n=3、 酸。
例:h3po3 二元酸,分子结构是。
h3po4 三元酸,分子结构是酸性:h3po4 h3po3
规律:同主族,从上向下,非金属性 ,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 ;
同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性 ,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 ;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元素含氧酸酸性,**于低价。
无氧酸的变化规律。
规律:同主族,从上向下,非金属性 ,氢化物酸性。
同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性 ,氢化物酸性
生物选修3第二章
2.1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3.愈伤组织的特点。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6.植物细胞去壁方法及所用酶。7.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方法。8.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9.植物繁殖新途径有哪些。10.植物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是将植物组织培养进行到那一阶段。1...
选修3第二章算法
算法初步。一 算法概念 1,算法特征 2,算法流程 3,算法框图 4,算法程序语句 二 顺序结构算法 1,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利用海伦 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并画出流程图。已知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面积为,其中。2,任意给定三个正实数,设计算...
人教版 选修3 第二章学案
高二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讲学稿。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 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学号学习评价。学习目标 1 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2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键和 键。3 说出 键和 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教学重点 难点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课...